第一课堂网
 数学 |  手机版 

栏目类型

数学

数学大家(共10篇)

时间:2018-07-18 来源:数学 点击:

篇一:数学大家

数学家们有什么重要发现

近代数学发展概况 在近代,数学处在飞速发展中,取得了辉煌成就,现代数学在这个基础上继续以更快的速度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成为十分活跃的科学.现代数学的发展有两大趋势或特点:一是数学更加理论化,所研究的数学对象更加抽象;二是数学与基它自然科学、技术、生产以及社会知识领域的关系更加密切,几乎触及或深入到各行各业,甚至成为它们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说明数学的作用更加明显和突出,说明数学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也是数学科学更加成熟的体现.
当今社会,必须把扫除“数学盲”的任务代替昔日扫除“文盲”的任务而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人们可以把数学对社会的贡献比喻为空气和食物对生命的作用.所以,在一定意义上,人们是生活在数学时代.神通广大的电子计算机最能反映出数学的存在.
进入20世纪,数学的研范围迅速扩大,数学的分支犹如雨后春笋,其复杂性和抽象性也日甚一日.而数学研究的课题真可谓五花八门,不但外行人面对数学的整个领感到莫名其妙,就是在其它数学分支领域工作的数学家也会发出同样的感叹.不过,尽管存在着这种日益专门化的倾向,数学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具体、更富有生机.
回顾20世纪数学的发展,就要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数学领域中的两个重要事件:一是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罗素(B.Bussell,1872~1970)在1901年发现的集合论“悖论”(即所有不属于其自身的集合的集合,是属于该集合,还是不属该集合,都导致矛盾),令数学家们震惊.这是对数学界的一个极大的冲击,由此产生了关于数学基础论的危机.其后几十年争论激烈,至今尚未终止.其实所谓“数学危机”如同前面的“物理学危机”一样,不是数学学科本身的危机,而只是人们尤其是数学家们认识上的危机.虽然有“数学危机”,数学的发展不仅没有受影响,反而以更高的速度向前发展,应用范围更广,效果也更明显.二是在1900年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希尔伯特(D.Hilbert,1862~1943)提出着名的23个数学问题,涉及面广,每个问题都很有难度,许多数学家为解决这些问题作了不懈努力,但至今尚有不少问题没能解决.希尔伯特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对20世纪前50年数学的发展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科学与技术飞速发展,对数学提出许多新课题,推动数学的发展,形成许多新的数学分支【数学大家】

篇二:数学大家

-│x│-│y│≤x+y≤│x│+│y│这个数学公式怎么验证成这个公式│x+y│≤│x│+│y│
大家对数学上懂的请给我一个清晰的验证步骤在此谢谢大家

数轴上来理解
当a>0时,-a≤x≤a等价于|x|≤a
-(│x│+│y│)≤x+y≤│x│+│y│
等价于│x+y│≤│x│+│y│

篇三:数学大家

大家数学厉害的进来帮算算!
5个4不准用括号,乘除加减随你用,但是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结果要等于16……大家帮看看要怎么算才行?别人说算出来有赏,
Andyliujunhua 的回答应该还可以,不过我不能给那么快分你~等过两天看看还有没有更好的答案先咯~

【数学大家】

太简单了 *代表乘 /代表除以
4*(4+4)-4*4
你要是把悬赏分增加的话 我还有别的方法

篇四:数学大家

说说大家对数学的理解吧!
说一下你认为数学是什么吧!

数学是一种工具,我们平时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都不是什么数学问题,但是可以利用数学这个工具如建模、计算、解方程等来解决这些问题,所以才说数学是基础的学科.【数学大家】

篇五:数学大家

大一的高等数学,大家提供点试卷做做

你就看考研题就可以,高等数学在大学也就大一学一年,后边就不学了,你可以把历年的考研题拿来看看或者什么模拟题看看,就看高等数学就可以了,线形代数和概率可以忽略,这些题还是比较有水平的,而且基本涵盖了所有需要的考点.

篇六:数学大家

怎样学数学?急.急.帮忙啊!.{初中数学}
我们班里有许多人学不进数学,希望大家可以帮助我们!O(∩_∩)O谢谢了!
不会,怎么做,做数学作业,头特大,烦!就是没兴趣!哎,怎么办啊?

呵呵,我个人是很喜欢数学的.
其实数学的学习要靠兴趣,不要去怕题目.
要有自信,相信自己可以让你走的更远.
数学是要经过很大强度的训练的.
不要刻意追求难题怪题,要打好基础.
难题也是无数个简单题构成的.
我就是本着这样的信念学数学的!
希望我能够帮助到你们.
有不懂的题目可以来问我,乐意给小朋友求解哦.姐姐会很开心的!
祝你们学习进步!

篇七:数学大家

小学一年级数学题,大家帮忙看看!
0到9分别填到空里,不能重复,()-()=()-()=()+()=()-()=()-()

3-2=5-4=1+0=7-6=9-8
这还是小学一年级的呀,看来现在的孩子都高智商!

篇八:数学大家

大家能不能告诉我一些数学定理或公式

乘法与因式分解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a-b|≥|a|-|b| -|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判别式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
b^2-4ac<0 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
三角函数公式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ot(A+B)=(cotAcotB-1)/(cotB+cotA) 
cot(A-B)=(cotAcotB+1)/(cotB-cot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A)^2]
cos2a=(cosa)^2-(sina)^2=2(cosa)^2 -1=1-2(sina)^2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cot(A/2)=√((1+cosA)/((1-cosA)) cot(A/2)=-√((1+cosA)/((1-cosA)) 
和差化积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某些数列前n项和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x1e
2+4+6+8+10+12+14+…+(2n)=n(n+1) 5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
1*2+2*3+3*4+4*5+5*6+6*7+…+n(n+1)=n(n+1)(n+2)/3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注: 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圆的标准方程 (x-a)^2+(y-b)^2=^r2 注:(a,b)是圆心坐标 \x1f
圆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 注:D^2+E^2-4F>0
抛物线标准方程 y^2=2px y^2=-2px x^2=2py x^2=-2py
直棱柱侧面积 S=c*h 斜棱柱侧面积 S=c"*h
正棱锥侧面积 S=1/2c*h" 正棱台侧面积 S=1/2(c+c")h"
圆台侧面积 S=1/2(c+c")l=pi(R+r)l 球的表面积 S=4pi*r2
圆柱侧面积 S=c*h=2pi*h 圆锥侧面积 S=1/2*c*l=pi*r*l
弧长公式 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 >0 扇形面积公式 s=1/2*l*r
锥体体积公式 V=1/3*S*H 圆锥体体积公式 V=1/3*pi*r2h 
斜棱柱体积 V=S"L 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 L是侧棱长
柱体体积公式 V=s*h 圆柱体 V=pi*r2h
定理: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作者:尘世的Angel 2008-11-22 22:48 回复此发言

--------------------------------------------------------------------------------

2 高中数学公式
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
40 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5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6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8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51推论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54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
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73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 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作者:尘世的Angel 2008-11-22 22:48 回复此发言

--------------------------------------------------------------------------------

3 高中数学公式
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
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 三边
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 的一半
82 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 一半 L=(a+b)÷2 S=L×h
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a:b=c:d,那么ad=bc
如果ad=bc,那么a:b=c:d wc呁/S∕ ?
84 (2)合比性质 如果a/b=c/d,那么(a±b)/b=(c±d)/d
85 (3)等比性质 如果a/b=c/d=…=m/n(b+d+…+n≠0),那么
(a+c+…+m)/(b+d+…+n)=a/b
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 线段成比例
87 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88 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
90 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
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
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
95 定理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 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 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 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 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
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 径的圆
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 平分线
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 离相等的一条直线
109定理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110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111推论1 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112推论2 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11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114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 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115推论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 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116定理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117推论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118推论2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 对的弦是直径
119推论3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20定理 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 的内对角
121①直线L和⊙O相交 d<r
②直线L和⊙O相切 d=r
③直线L和⊙O相离 d>r

篇九:数学大家

为什么一个很聪明的人学不好数学
一个大家公认的聪明女生为什么数学却不是很好,自己本身也很喜欢数学,但每次成绩都不是很理想,为什么呢?

一是功夫还没下到,总以为自己很努力,其实别人比你更努力;
二是心里,越怕不好,越考不好,应该给自己放低要求,这样就会考出信心了
一家之谈,请参考!

篇十:数学大家

我初一第一次期末数学考差了,想寒假学数学,大家可不可以告诉我怎么才能学好?
我想下个学期学数学不那么吃力,但是这个学期的数学又没怎么搞好,谁能教我一个寒假提升数学水平?或者是数学尖子的话教我一些学数学的方法...

我觉得这个学期数学没有学好还是以这个学期为主,只有前面的知识学牢固了后面的知识才能够融会贯通,学起来才容易
可以多看看课本,多做做练习 不清楚的地方可以问问同学老师

推荐访问:数学名言 数学符号

上一篇:数学知识大全(共10篇)
下一篇:数学家的名言(共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