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堂网
 手抄报 |  手机版 

栏目类型

手抄报

丝绸之路手抄报(共10篇)

时间:2018-09-18 来源:手抄报 点击:

篇一:丝绸之路手抄报

绘制一张丝绸之路示意图!
要求有山脉,河流,丝绸之路的路线!

在百度上打"丝绸之路",再打开第一个网页

篇二:丝绸之路手抄报

丝绸之路的介绍【丝绸之路手抄报】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丝绸都是中国运的).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篇三:丝绸之路手抄报

古代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手抄报】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就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此后中外史学家都赞成此说,沿用至今.
张骞通西域后,正式开通了这条从中国通往欧、非大陆的陆路通道.这条道路,由西汉都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然后分为两条路线:一条由阳关,经鄯善,沿昆仑山北麓西行,过莎车,西逾葱岭,出大月氏,至安息,西通犁靬(jiān,今埃及亚历山大,公元前30年为罗马帝国吞并),或由大月氏南入身毒.另一条出玉门关,经车师前国,沿天山南麓西行,出疏勒,西逾葱岭,过大宛,至康居、奄蔡(西汉时游牧于康居西北即成海、里海北部草原,东汉时属康居).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是指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海上交通的路线.中国的丝绸除通过横贯大陆的陆上交通线大量输往中亚、西亚和非洲、欧洲国家外,也通过海上交通线源源不断地销往世界各国.因此,在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将横贯东西的陆上交通路线命名为丝绸之路后,有的学者又进而加以引申,称东西方的海上交通路线为海上丝绸之路.后来,中国着名的陶瓷,也经由这条海上交通路线销往各国,西方的香药也通过这条路线输入中国,一些学者因此也称这条海上交通路线为陶瓷之路或香瓷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汉武帝之时.从中国出发,向西航行的南海航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线.与此同时,还有一条由中国向东到达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东海航线,它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占次要的地位.
关于汉代丝绸之路的南海航线,《汉书·地理志》记载汉武帝派遣的使者和应募的商人出海贸易的航程说:自日南(今越南中部)或徐闻(今属广东)、合浦(今属广西)乘船出海,顺中南半岛东岸南行,经五个月抵达湄公河三角洲的都元(今越南南部的迪石).复沿中南半岛的西岸北行,经四个月航抵湄南河口的邑卢(今泰国之佛统).自此南下沿马来半岛东岸,经二十余日驶抵湛离(今泰国之巴蜀),在此弃船登岸,横越地峡,步行十余日,抵达夫首都卢(今缅甸之丹那沙林).再登船向西航行于印度洋,经两个多月到达黄支国(今印度东南海岸之康契普腊姆).回国时,由黄支南下至已不程国(今斯里兰卡),然后向东直航,经八个月驶抵马六甲海峡,泊于皮宗(今新加坡西面之皮散岛),最后再航行两个多月,由皮宗驶达日南郡的象林县境(治所在今越南维川县南的茶荞).
丝绸之路是个形象而且贴切的名字.在古代世界,只有中国是最早开始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近年中国各地的考古发现表明,自商、周至战国时期,丝绸的生产技术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中国的丝织品迄今仍是中国奉献给世界人民的最重要产品之一,它流传广远,涵盖了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种种贡献.因此,多少年来,有不少研究者想给这条道路起另外一个名字,如“玉之路”、“宝石之路”、“佛教之路”、“陶瓷之路”等等, 但是,都只能反映丝绸之路的某个局部,而终究不能取代“丝绸之路”这个名字.
丝绸之路的基本走向形成于公元前后的两汉时期.它东面的起点是西汉的首都长安(今西安)或东汉的首都洛阳,经陇西或固原西行至金城(今兰州),然后通过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出玉门关或阳关,穿过白龙堆到罗布泊地区的楼兰.汉代西域分南道北道,南北两道的分岔点就在楼兰.北道西行,经渠犁(今库尔勒)、龟兹(今库车)、姑墨(今阿克苏)至疏勒(今喀什).南道自鄯善(今若羌),经且末、精绝(今民丰尼雅遗址)、于阗(今和田)、皮山、莎车至疏勒.从疏勒西行,越葱岭(今帕米尔)至大宛(今费尔干纳).由此西行可至大夏(在今阿富汗)、粟特(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安息(今伊朗),最远到达大秦(罗马帝国东部)的犁靬(又作黎轩,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另外一条道路是,从皮山西南行,越悬渡(今巴基斯坦达丽尔),经罽宾(今阿富汗喀布尔)、乌弋山离(今锡斯坦),西南行至条支(在今波斯湾头).如果从罽宾向南行,至印度河口(今巴基斯坦的卡拉奇),转海路也可以到达波斯和罗马等地.这是自汉武帝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以后形成的丝绸之路的基本干道,换句话说,狭义的丝绸之路指的就是上述这条道路.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地理环境的变化和政治、宗教形势的演变,不断有一些新的道路被开通,也有一些道路的走向有所变化,甚至废弃.比如敦煌、罗布泊之间的白龙堆,是一片经常使行旅迷失方向的雅丹地形.当东汉初年打败蒙古高原的北匈奴,迫使其西迁,而中原王朝牢固地占领了伊吾(今哈密)以后,开通了由敦煌北上伊吾的“北新道”.从伊吾经高昌(今吐鲁番)、焉耆到龟兹,就和原来的丝路北道会合了.南北朝时期, 中国南北方处于对立的状态,而北方的东部与西部也时分时合.在这样的形势下,南朝宋齐梁陈四朝与西域的交往,大都是沿长江向上到益州(今成都),再北上龙涸(今松潘),经青海湖畔的吐谷浑都城,西经柴达木盆地到敦煌,与丝路干道合; 或更向西越过阿尔金山口,进入西域鄯善地区,与丝路南道合,这条道被称作“吐谷浑道”或“河南道”,今天人们也叫它作“青海道”.还有从中原北方或河西走廊向北到蒙古高原,再西行天山北麓,越伊犁河至碎叶(今托克马克附近),进入中亚地区.这条道路后来也被称作“北新道”,它在蒙古汗国和元朝时期最为兴盛.
除了陆上丝绸之路外,从汉代开始,中国人就开通了从广东到印度去的航道.宋代以后, 随着中国南方的进一步开发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从广州、泉州、杭州等地出发的海上航路日益发达,越走越远,从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远达非洲东海岸.人们把这些海上贸易往来的各条航线,通称之为“海上丝绸之路”.
也这么说吧:
丝绸之路,指西汉(前202年-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从长安(今西安)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信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广义的丝绸之路指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除了上述的路线之外,还包括在南北朝时期形成,在明末发挥巨大作用的海上丝绸之路和与西北丝绸之路同时出现,在元末取代西北丝绸之路成为路上交流信道的南方丝绸之路等等.
丝绸之路(德语:die Seidenstrasse)一词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1877年出版的《中国》,有时也简称为丝路.
虽然丝绸之路是沿线各国共同促进经贸发展的产物,但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张骞两次通西域,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并成功将东西方之间最后的珠帘掀开.从此,这条路线被作为“国道”踩了出来,各国使者、商人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来往络绎不绝.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乞丐狱犯,最为有名的要算班超再次通西域和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国.他们都在这条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这条东西通路,将中原、西域与阿拉伯、波斯湾紧密联系在一起.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努力,丝绸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广义上丝路的东段已经到达了韩国、日本,西段至法国、荷兰.通过海路还可达意大利、埃及,成为亚洲和欧洲、非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海道交通大动脉.自汉朝开始,中国与马来半岛就经有接触,尤其是唐代之后,来往更加密切,作为往来的途径,最方便的当然是航海,而中西贸易也利用此航道作交易之道,这就是我们称为的海上丝绸之路.
隋唐时,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起点主要是广州,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
隋唐时期,广州成为中国的第一大港、世界着名的东方港市.由广州经南海、印度洋,到达波斯湾各国的航线,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
海上丝绸之路开辟后,在隋唐以前,即公元6~7世纪,它只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一种补充形式.但到隋唐时期,由于西域战火不断,陆上丝绸之路被战争所阻断.代之而兴的便是海上丝绸之路.到唐代,伴随着我国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我国通往东南亚、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及至非洲大陆的航路的纷纷开通与延伸,海上丝绸之路终于替代了陆上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根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唐时,我国东南沿海有一条通往东南亚、印度洋北部诸国、红海沿岸、东北非和波斯湾诸国的海上航路,叫作“广州通海夷道”,这便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叫法.当时通过这条通道往外输出的商品主要有丝绸、瓷器、茶叶和铜铁器四大宗;往回输入的主要是香料、花草等一些供宫廷赏玩的奇珍异宝.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宋元时期.到明初郑和下西洋,把这条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巅峰状态.郑和之后的明清两代,随着海禁政策实施,我国航海业的衰败,这条曾为东西方交往做出巨大贡献的海上丝绸之路,也随着愈来愈严厉的海禁而逐渐消亡了.
海上通道在隋唐时运送的主要大宗货物是丝绸,所以大家都把这条连接东西方的海道叫作海上丝绸之路.到了宋元时期,瓷器的出口渐渐成为主要货物,因此,人们也把它叫作“海上陶瓷之路”.同时,还由于输入的商品历来主要是香料,因此也把它称作“海上香料之路”.

篇四:丝绸之路手抄报

丝绸之路 路线示意图

丝绸之路一般可分为三段,而每一段又都可分为北中南三条线路.
东段:从长安到玉门关、阳关.(汉代开辟)
中段:从玉门关、阳关以西至葱岭.(汉代开辟)
西段:从葱岭往西经过中亚、西亚直到欧洲.(唐代开辟)
以下为丝路各段上的重要城市名称(括号内为古地名).
东段
东段各线路的选择,多考虑翻越六盘山以及渡黄河的安全性与便捷性.三线均长安或者洛阳出发,到武威、张掖汇合,再沿河西走廊至敦煌.
北线:从泾川、固原、靖远至武威,路线最短,但沿途缺水、补给不易.
南线:从凤翔、天水、陇西、临夏、乐都、西宁至张掖,但路途漫长.
中线:从泾川转往平凉、会宁、兰州至武威,距离和补给均属适中.西安(长安):须弥山石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 武威(凉州) 张掖(甘州) 酒泉(肃州) 敦煌(沙州):莫高窟、榆林窟
公元10世纪时期北宋政府为绕开西夏的领土,开辟了从天水经青海至西域的“青海道”.成为宋以后一条新的商路.天水 西宁 伏俟城 索尔库里盆地(索尔库里)
中段
往返于丝绸之路上的商队.中段主要是西域境内的诸线路,它们随绿洲、沙漠的变化而时有变迁.三线在中途尤其是安西四镇(640年设立)多有分岔和支路.
南道(又称于阗道):东起阳关,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经若羌(鄯善)、和田(于阗)、莎车等至葱岭.阳关 若羌(鄯善) 且末 尼雅(精绝),西汉时期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和田(于阗)
中道:起自玉门关,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经罗布泊(楼兰)、吐鲁番(车师、高昌)、焉耆(尉犁)、库车(龟兹)、阿克苏(姑墨)、喀什(疏勒)到费尔干纳盆地(大宛).玉门关 楼兰(为鄯善所兼并,现属新疆若羌县) 吐鲁番(高昌):高昌故城、雅尔湖故城、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焉耆(尉犁) 库车(龟兹):克孜尔千佛洞、库木吐喇千佛洞 阿克苏(姑墨) 喀什(疏勒)
北道:起自安西(瓜州),经哈密(伊吾)、吉木萨尔(庭州)、伊宁(伊犁),直到碎叶.哈密,水道纵横盛产哈密瓜 乌鲁木齐,回文意思解作美丽的草原 伊宁(伊犁) 碎叶
西段
自葱岭以西直到欧洲的都是丝绸之路的西段,它的北中南三线分别与中段的三线相接对应.其中经里海到君士坦丁堡的路线是在唐朝中期开辟.
北线:沿咸海、里海、黑海的北岸,经过碎叶、怛罗斯、阿斯特拉罕(伊蒂尔)等地到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乌鲁木齐 阿拉木图(哈萨克斯坦) 江布尔城(怛罗斯,今哈萨克斯坦城市) 托克玛克(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城市) 萨莱(俄罗斯) 萨克尔 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城市)
中线:自喀什起,走费尔干纳盆地、撒马尔罕、布哈拉等到马什哈德(伊朗),与南线汇合.喀什或喀什葛尔 白沙瓦:哈拉和林大道 喀布尔 巴米扬:着名的巴米扬大佛在2001年被塔利班摧毁.
南线:起自帕米尔山,可由克什米尔进入巴基斯坦和印度,也可从白沙瓦、喀布尔、马什哈德、巴格达、大马士革等前往欧洲.马什哈德(伊朗) 萨卜泽瓦尔 赫卡托姆皮洛斯(Hecatompylos,番兜,和椟,可能位于如今的伊朗达姆甘和沙赫鲁德之间.) 德黑兰 哈马丹 克尔曼沙汗 巴库拜(伊拉克) 巴格达 阿布哈里卜 费卢杰:沿幼发拉底河至阿列颇.拉马迪 阿列颇(叙利亚) 大马士革 阿达纳(土耳其) 科尼亚 安条克 布尔萨 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 其他此外还有,还有主要与南亚交流的南方丝绸之路和沿海路行进的海上丝绸之路.

篇五:丝绸之路手抄报

丝绸之路起始点

【丝绸之路手抄报】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

篇六:丝绸之路手抄报

仿写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简介
--------------------------------------------------------------------------------

阅读次数:17 发布日期:2005-10-18
丝绸之路,毫无疑问是历史衍变的词汇之一,其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周朝和秦汉时期.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养蚕制丝的国家.公元前139年,西汉着名的外交家、旅行家张骞带领一支队伍,首次从长安出使西域,到达楼兰、龟兹、于阗等地,其副手更远至安息(伊朗)、身毒(印度)等国进行友好访问.在回国时,所到国的使者亦随同回访中国.各国商人也紧随其后,开始不断地奔波在他们所开辟的丝绸之路上.公元73年,为确保因战争所阻的丝绸之路能畅通无阻,班超和他的36名随从人员出使西域.其副手甘英到达了大秦(古罗马)并转道波斯湾,扩展了原有的丝绸之路.至此,一条长10,000里,穿越广阔田野、无垠沙漠、肥沃草原和险峻高山的安全通道便将中国的古都长安(今日西安)和地中海东岸国家联系起来.丝绸之路从此正式成为中国联系东西方的“国道”.

西方人定名“silkroad”是自德国地理学家里希霍芬(Richthofen)、德国人赫尔曼(Albert.Herrman)始,由此人们把“丝绸之路”的概念扩大为整个古代中外经济及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有“沙漠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和“草原丝绸之路”三个概念.

人们通常所指的丝绸之路是穿越中亚、翻过帕米尔高原、抵达西亚的线路.若再往北走,则是北路,往南走是南海路.实际历史上,丝绸之路并没有严格的界定,三条线路皆由众多干线与支线所组成.北路是指北纬50度横跨东西穿蒙古高原、越喀喇昆仑山(Karakoram)的草原之路.这条路主要是中亚牧民西去的线路,历史上称为北路.从北纬40度向西至北纬35度偏南的这一带沙漠中,曾经有数条线路,但以北纬40度贯穿东西的最长一条线路作为丝绸之路的中路.人们通常所指丝绸之路从狭义上讲就是该线路,即史书记载的商队(西域以骆驼为交通运输工具的商队)所经路线.史书上记载最多的是这条丝路.该网对其做了较详细、深入的介绍.南路基本上是指经印度、东南亚至红海、波斯湾的南海路.古代相当多的东南亚人、波斯人、阿拉伯人都利用此道.

十几个世纪以来,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文化与印度、罗马及波斯文化联系起来,将中国的丝绸、火药、造纸及印刷术这些伟大的发明传到了西方,也将佛教、景教及伊斯兰教等及相关的艺术引入中国.自古以来,丝绸之路就一直是中外人民友好交往的纽带和桥梁.

随着开发大西北的步伐,丝绸之路在沉寂了数个世纪之后,又重新焕发了她往日的光彩.如今,旅游者们又可以沿着这条历史之路尽情浏览绮丽的西域风光;探访引人遐思的古迹,还可以欣赏到艺术荟萃的石窟、佛龛和文物……而这一切又会使人体会到太平洋时代来临之际正在腾飞的中国.
回答者:Zhhobi - 魔法师 四级 11-16 21:05
--------------------------------------------------------------------------------
丝绸之路,毫无疑问是历史衍变的词汇之一,其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周朝和秦汉时期.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养蚕制丝的国家.公元前139年,西汉着名的外交家、旅行家张骞带领一支队伍,首次从长安出使西域,到达楼兰、龟兹、于阗等地,其副手更远至安息(伊朗)、身毒(印度)等国进行友好访问.在回国时,所到国的使者亦随同回访中国.各国商人也紧随其后,开始不断地奔波在他们所开辟的丝绸之路上.公元73年,为确保因战争所阻的丝绸之路能畅通无阻,班超和他的36名随从人员出使西域.其副手甘英到达了大秦(古罗马)并转道波斯湾,扩展了原有的丝绸之路.至此,一条长10,000里,穿越广阔田野、无垠沙漠、肥沃草原和险峻高山的安全通道便将中国的古都长安(今日西安)和地中海东岸国家联系起来.丝绸之路从此正式成为中国联系东西方的“国道”.

西方人定名“silkroad”是自德国地理学家里希霍芬(Richthofen)、德国人赫尔曼(Albert.Herrman)始,由此人们把“丝绸之路”的概念扩大为整个古代中外经济及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有“沙漠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和“草原丝绸之路”三个概念.

人们通常所指的丝绸之路是穿越中亚、翻过帕米尔高原、抵达西亚的线路.若再往北走,则是北路,往南走是南海路.实际历史上,丝绸之路并没有严格的界定,三条线路皆由众多干线与支线所组成.北路是指北纬50度横跨东西穿蒙古高原、越喀喇昆仑山(Karakoram)的草原之路.这条路主要是中亚牧民西去的线路,历史上称为北路.从北纬40度向西至北纬35度偏南的这一带沙漠中,曾经有数条线路,但以北纬40度贯穿东西的最长一条线路作为丝绸之路的中路.人们通常所指丝绸之路从狭义上讲就是该线路,即史书记载的商队(西域以骆驼为交通运输工具的商队)所经路线.史书上记载最多的是这条丝路.该网对其做了较详细、深入的介绍.南路基本上是指经印度、东南亚至红海、波斯湾的南海路.古代相当多的东南亚人、波斯人、阿拉伯人都利用此道.

十几个世纪以来,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文化与印度、罗马及波斯文化联系起来,将中国的丝绸、火药、造纸及印刷术这些伟大的发明传到了西方,也将佛教、景教及伊斯兰教等及相关的艺术引入中国.自古以来,丝绸之路就一直是中外人民友好交往的纽带和桥梁.

随着开发大西北的步伐,丝绸之路在沉寂了数个世纪之后,又重新焕发了她往日的光彩.如今,旅游者们又可以沿着这条历史之路尽情浏览绮丽的西域风光;探访引人遐思的古迹,还可以欣赏到艺术荟萃的石窟、佛龛和文物……而这一切又会使人体会到太平洋时代来临之际正在腾飞的中国

篇七:丝绸之路手抄报

丝绸之路的路线

  丝绸之路的路线
  ▲丝绸之路一般可分为三段,而每一段又都可分为北中南三条线路.
  东段:从长安到玉门关、阳关,东段各线路的选择,多考虑翻越六盘山以及渡黄河的安全性与便捷性.(汉代开辟)
  中段:从玉门关、阳关以西至葱岭.
  西段:从葱岭往西经过中亚、西亚直到欧洲.
  以下为丝路各段上的重要城市名称(括号内为古地名).
  三线均长安或者洛阳出发,到武威、张掖汇合,再沿河西走廊至敦煌.
  北线:从泾川、固原、靖远至武威,路线最短,但沿途缺水、补给不易.
  南线:从凤翔、天水、陇西、临夏、乐都、西宁至张掖,但路途漫长.
  中线:从泾川转往平凉、会宁、兰州至武威,距离和补给均属适中. 西安(长安):须弥山石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 石窟 武威(凉州) 张掖(甘州) 酒泉(肃州) 敦煌(沙州):莫高窟、榆林窟
  公元10世纪时期北宋政府为绕开西夏的领土,开辟了从天水经青海至西域的“青海道”.成为宋以后一条新的商路. 天水 西宁 伏俟城 索尔库里盆地(索尔库里)
  中段
  往返于丝绸之路上的商队.中段主要是西域境内的诸线路,它们随绿洲、沙漠的变化而时有变迁.三线在中途尤其是安西四镇(640年设立)多有分岔和支路.
  南道(又称于阗道):东起阳关,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经若羌(鄯善)、和田(于阗)、莎车等至葱岭. 阳关 若羌(鄯善) 且末 尼雅(精绝),西汉时期西域三十六国之一. 和田(于阗)
  中道:起自玉门关,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经罗布泊(楼兰)、吐鲁番(车师、高昌)、焉耆(尉犁)、库车(龟兹)、阿克苏(姑墨)、喀什(疏勒)到费尔干纳盆地(大宛). 玉门关 楼兰(为鄯善所兼并,现属新疆若羌县) 吐鲁番(高昌):高昌故城、雅尔湖故城、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焉耆(尉犁) 库车(龟兹):克孜尔千佛洞、库木吐喇千佛洞 阿克苏(姑墨) 喀什(疏勒)
  北道:起自安西(瓜州),经哈密(伊吾)、吉木萨尔(庭州)、伊宁(伊犁),直到碎叶. 哈密,水道纵横盛产哈密瓜 乌鲁木齐,回文意思解作美丽的草原 伊宁(伊犁) 碎叶
  西段
  自葱岭以西直到欧洲的都是丝绸之路的西段,它的北中南三线分别与中段的三线相接对应.其中经里海到君士坦丁堡的路线是在唐朝中期开辟.
  北线:沿咸海、里海、黑海的北岸,经过碎叶、怛罗斯、阿斯特拉罕(伊蒂尔)等地到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 乌鲁木齐 阿拉木图(哈萨克斯坦) 江布尔城(怛罗斯,今哈萨克斯坦城市) 托克玛克(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城市) 萨莱(俄罗斯) 萨克尔 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城市)
  中线:自喀什起,走费尔干纳盆地、撒马尔罕、布哈拉等到马什哈德(伊朗),与南线汇合. 喀什或喀什葛尔 白沙瓦:哈拉和林大道 喀布尔 巴米扬:着名的巴米扬大佛在2001年被塔利班摧毁.
  南线:起自帕米尔山,可由克什米尔进入巴基斯坦和印度,也可从白沙瓦、喀布尔、马什哈德、巴格达、大马士革等前往欧洲. 马什哈德(伊朗) 萨卜泽瓦尔 赫卡托姆皮洛斯(Hecatompylos,番兜,和椟,可能位于如今的伊朗达姆甘和沙赫鲁德之间.) 德黑兰 哈马丹 克尔曼沙汗 巴库拜(伊拉克) 巴格达 阿布哈里卜 费卢杰:沿幼发拉底河至阿列颇. 拉马迪 阿列颇(叙利亚) 大马士革 阿达纳(土耳其) 科尼亚 安条克 布尔萨 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
  路线简略: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安息(古波斯)—西亚—大秦(古罗马)

篇八:丝绸之路手抄报

丝绸之路的内容

【丝绸之路手抄报】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丝绸都是中国运的).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路.在工业化到来的时刻,完成了它的使命.它已被东起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的10900公里长的新亚欧大陆桥所取代.但是,它仍有可开发的新价值.陆路“丝绸之路”
背景
目的:武帝召募使者出使西域,准备联络被匈奴从河西赶到西域的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张骞,毅然应募. 经过:公元前138年,他带着百余名随从从长安西行,在途中被匈奴人捉住,扣留了11年.他不忘使命,设法逃脱,辗转到达大月氏.那时大月氏西迁已久,无意再与匈奴打仗.张骞返回长安,身边只有在西域娶的胡妻和一位随从,向汉武帝报告了西域的见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于是张骞率领使团,带着上万头牛羊和大量丝绸,访问西域的许多国家.西域各国也派使节回访长安.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曰趋频繁. 西域都护的设立: 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班超经营西域: 公元73年,东汉派班超出使西域,他帮助西域各国摆脱了匈奴的控制,被东汉任命为西域都护,他在西域经营30年,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班超曾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到达波斯湾.166年,大秦使臣来到洛阳,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的首次直接交往.

篇九:丝绸之路手抄报

仿照《丝绸之路》这篇课文写一篇作文!
要好的!也不要抄的!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广场上、田野里,到处都有放风筝的大人孩子,高兴地跑来跑去.风筝的由来已久,说来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呢.
风筝起源于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哲学家墨翟制造的.据《韩非子•外储说》载:墨翟居鲁山(今山东青州一带)“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是说墨子研究了三年,终于用木头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就是中国最早的风筝.
宋朝风筝已在民间广泛流行.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加,中国的风筝流传到世界各地.先是传到日本和朝鲜等近邻国,后又漂洋过海,传到了缅甸,马来亚,印度尼西亚和新西兰直到更远的东方岛屿上;另一线则顺着“丝绸之路”或蒙古人的征战路线进入了阿拉伯和西欧.元代在中国为官17年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归国后,也把风筝介绍到了西方.
山东潍坊是我国着名风筝产地,明代就已在民间出现扎制风筝的艺人.潍坊风筝主要有三种基本造型:串、硬翅和简形,其中以龙头蜈蚣最突出.1984年4月,在潍坊的北海滩上放起了一条巨型龙头蜈蚣,头高4米,长4米,腰节直径1.2米,这个风筝共长320米,当时在全国是最大的了.
现在潍坊已成为国际风筝节的固定举办地.现代风筝在继承传统精华的基础上,不断花样翻新,赢得了“风筝艺术,潍坊第一”的美誉.

篇十:丝绸之路手抄报

丝绸之路是一条怎样的路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丝绸都是中国运的).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推荐访问:丝绸之路手抄报图片 丝绸之路手抄报简笔画

上一篇:庆国庆迎中秋的手抄报(共10篇)
下一篇:教师节的小报(共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