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堂课怎么上
开学第一堂课,如果是新课的话,老师一般都会介绍本学期学科的内容,学习方法,要求,进度安排,作好记录,顺便规划好该门学科的计划和大概清楚本学期重点.【开学的第一堂课】
开学的第一节语文课 作文
今天是我升入初中正式开学的第一天,第四节是语文课。
我们班的语文老师姓谭,是个和蔼可亲的老师。我本来就喜欢上语文课,再加上她那有趣的课堂,更加深了我对语文的喜爱。
谭老师的课堂不同于其他老师的课堂。我印象中语文老师的课堂都是:一位严肃端庄的语文老师走上讲台做一个自我介绍,然后严肃地问学生“大家有没有预习这本书啊?”接着开始讲课。
而谭老师先让我们谈谈对“语文”这个词的理解,然后又让我们猜想一些名人是用什么语言巧妙地化解了一些挖苦或是嘲讽;又给我们讲述了神奇的甲骨文与汉字之间的联系;最后为我们朗读了一首小诗,那首小诗写得很优美、很豪迈,每个文字都是一幅亮丽的图画。
今天的第一节语文课,虽然我没有学课文,但是我有了更大的收获,这个收获不单单体现在我学到的知识,而且还增加了我对语文、语文老师的喜爱!
六年级:新梦圆
开学第一节语文课
开学第一节语文课,当然是发发新书讲下课堂纪律什么的,无聊事情呗【开学的第一堂课】
开学第一节课 作文
也许我们的梦想一样,也许我们有着不同的梦想。谁都有梦想,而普通人的梦想是怎样的呢?在2013年9月《开学第一课》上,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普通人的梦想。他们没有神奇的翅膀,可以让梦想飞翔。但是,他们有对梦想的坚持,也有对梦想的不放弃,所以,他们为梦想所青睐,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现实中的奇迹。
《开学第一课》第一节的主题是“有梦就有动力”。
在这一节中,我们看到了在太空为我们授课的王亚平阿姨,也看到了13岁跳伞队员付丽娟。他们都是自己梦想的实现者。
在十年前,王亚平还是一名飞行学员,那年她是青春的23岁。而如今,她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蓝天梦,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她告诉我们,梦想如星辰,虽遥远,但只要努力,总有天能触摸得到。
而付丽娟在她13岁时就实现了一个干净利落的跳伞动作,成为空军跳伞运动大队最小的队员。她从小就对军营和蓝天有着很大的热情,所以她走出了湘西小镇,来到了跳伞运动大队。原以为跳伞很潇洒,却没料到想要跳伞之前必须做十分辛苦的训练。她一度无法承受,但想着自己的梦想,她咬牙坚持到了最后。皇天不负有心人,她成功了。是啊,就像那首歌《真心英雄》中说的那样,“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想要实现梦想就应该付出辛劳。
《开学第一课》第二节的主题是“有梦就要坚持”。
对于梦想,很多人都能说上几个,但是哪一个是我们坚持到最后的呢?我想起自己过去想要当一名记者,但当我真正成为一名小记者后,却发现自己吃不了那份苦,结果一个暑假都没能坚持下来,我就与自己的记者梦说再见了。
想想自己,再看看那个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双腿的舞蹈老师廖智廖老师,我的心中涌出了一份惭愧和心虚——她的故事令人心碎,她的精神却令人敬佩。没有了双腿怎么跳舞?她曾一度陷入绝望,不接受假肢,不接受劝解,活在自己的巨大失望当中。然而,她的生命中缺少不了舞蹈,她也忘记不了翩翩起舞的快乐。所以,她开始训练,不断的失败,不断的站起,最终,她赢得了自己的尊严,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看到这里,我下定决心,对自己今后人生的梦想,一定要慎重,并且无论要吃多大的苦都要坚持下去!
《开学第一课》第三节的主题是“有梦就能出彩”。
很多人都觉得追逐梦想的旅途是枯燥而毫无光彩的,因为还没有达到成功,所以不能让人看到我们成功后的光鲜。其实,梦想贵在追寻!一旦坚持,追寻的过程也能让人肃然起敬,比如郑亚波郑妈妈的故事。
她是名普通的加油工,儿子是自闭症患者,为了开发其智力,郑妈妈看视频自学钢琴,学了后再交给其儿子,十一年不间断。如今,曾经还不会说话的郑妈妈儿子已经能够自弹自唱了,并且上了普通小学六年级——这不正是梦想的奇迹,坚持的奇迹吗?
其实,来到《开学第一课》的嘉宾很多,他们的故事也同样令人感慨万分,如罗田县的乡村教师方荣方老师。别看她这么年轻,她可是多次被县、镇评为“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优秀教师”呢!方老师是当代教师的楷模,她对学生的付出、对梦想的坚持,也让我们对她佩服不已。
看了《开学第一课》之后,我明白了,成功是由一个个梦想组成的。坚持自己的梦想,不仅能够实现从前不敢想象的愿望,更能够证明我们的价值,能够让我们找到自我、找到生活的意义。
每个人都有梦想,每个梦想都要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的。
怎样上初一语文开学的第一节课?
要让学生感兴趣
又要让学生感到你的威严
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的第一堂课该讲些什么?
首先是互相介绍,老师和学生都认识一下,然后讲一讲小学和幼稚园的区别,再就是对小学生的一些要求,最后是本学期的安排,差不多就这些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据报载,凡志愿报考印度“孟买佛学院”的学生,开学的第一节课就是由该校教授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据报载,凡志愿报考印度“孟买佛学院”的学生,开学的第一节课就是由该校教授把他们领到该学院正门一侧的一个小门旁,让他们每人进出小门一次。这个门只有1.5米高和0.4米宽,一个成年人要想过去,必须弯腰侧身,不然,就只能碰壁撞头了。进出过这个小门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地承认,正是这个独特的行为,使他们顿悟,让他们受益终身。 在人生之路上,常有需要我们弯腰侧身才可以过去的小门。 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自主拟定标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错字扣分。 |
略 例文1人生的路上,请学会“弯腰”当我们昂首直腰健于宽阔的马路上时,何曾想到会有艰难“弯腰”而前进的时刻? 人生可谓一条崎岖而多岔的山路,多而险的崖坎,令人惊悚的险滩,于是便有了坠落深渊的...
开学的日子
1.瑞宣老师教的“第一堂课”与都德的《最后一课》的课堂气氛一样寂静,文章第二段具体表明这种气氛发的句子是哪句?两个国度,不同时代的人,为什么课堂上气氛如此相似呢?2.如何理解“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
3.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中,“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交给我们.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而祁瑞宣老师在第一堂课上,只“挤出两句话:‘明天上课’”对于这样截然相反的表现你有什么感想?
2.本句运用比喻,形象体现了当时的情态.春花喻指生动的反映了他们内心极大的悲痛学生.表现他们不甘于作亡国奴,说明在侵略者统治下灵魂遭受凌迟的痛苦,惶惑.3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的民族责任和他的爱国热情,我们要和他一样乐爱祖国
小学四年级语文开学第一节课怎么上
课堂教学是所有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所有那些“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等等说法与要求,其实就是要我们想方设法上好每一节课,特别是那些“新”课.而一个学年开学之后的“第一节课”,我觉得尤其重要.
记得零八学年开学前,学校里事先由五年级的老师把两班学生重新分了一下.开学第一天,“百废待兴”,那班学生有一半同学是不认识或者不熟悉的,当然班干部、班主任还有各科老师也还不知道.我清楚地记得那天的开学集会上,当教导主任宣布六零二班的语文科任老师是我的时候,那班学生中的不少人就马上很开心地窃窃私语起来了,还隐隐约约听到其中两三个女生在说“好”.这让我觉得十分高兴,不由自主地对着他们微笑起来.能教着一班喜欢自己的学生,还有比这更令人开心的吗?虽然还没有给他们上课,但我与学生之间,无形中已经架起了一座沟通感情的桥!
第一天给他们上课,就是连着的两节语文.这两节课怎样安排好呢?这花了我不少的心思.如果第一天就用这两个课时来上课本里的新课文,那么同学们可能还没有转过弯来,接受不了;但如果这两节课都用来讲买什么作业本、做作业的格式、还有学语文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诸如此类什么的,那就不但把这两节课的时间白白浪费了,还会给学生留下不好的印象,觉得我怎么这么罗嗦而不珍惜时间!
于是这第一天的课堂上,我作了这样的安排:首先,我拿着花名册,用普通话点一次名,对他们名字的读音务求准确.这个过程中,有个别学生的名字的普通话读音我记得给他们纠正了的,比如“倩”字,白话音与普通话音的声母差别很大,他们往往把“qian”读成“xian”了.第一次点名的过程我也初步把他们的名字和人联系起来,这大概让我认识到了八九个学生了.在这过程中,每点到一个他们熟悉的或者平时有“花名”的同学,他们就会兴奋起来,一部分人随即嘻哈大笑,被嘲笑的那个学生或者随即发话反击,或者有些扭捏不安地坐下去.
第二个环节,我让他们主动举手站起来作自我介绍.可是,只有一个学生肯举手说,还是我熟悉的那个当“班长”的学生.怎样才能激发他们说话的积极性呢?
于是我马上“见机而行”,话题一转,对他们说:我们的名字,是父母长辈给我们改的,或者满怀希望,或者寄托深情.不过,可惜那都不一定是我们自己喜欢的.如果能自己给自己改一个名字,你会叫什么?为什么呢?
同学们一听,意外,惊喜?愕然了一会儿之后,教室内兴奋起来.他们有的马上与旁边的同学或朋友凑在一起眉飞色舞地说着,有的呢,则有些不好意思地低头沉思.
这个话题我就让他们按着座位的次序一个一个到前面来说.先说自己叫啥名字,再说如果能自己改名字,自己会叫什么,原因是什么.刚开始的两三个学生,或者断断续续的不好意思说,或者一字一顿的很不自然.不过,到后来,随着一个又一个的说下去,后面的同学说得越来越流畅,也越来越有趣了!
你听一个男生说的:“我叫陈**.如果我可以给自己改名字,我就叫‘陈皮’.因为‘陈皮’这个‘花名’是五年级的时候一些同学给我起的.陈皮是一种很美味的食品,如果我能给大家带来乐趣我觉得很高兴.还有,这个名字也很简单,容易记,而且喊起来也很响亮!”
一个女生:“我叫陈*如.如果可以改名字,我就叫陈心如……”当然,她还换来大家一阵哄笑声.
一个姓石的男生,他说要改名叫“石头”.
有个别甚至连名带姓都改了,原来姓廖的一个学生,他说改名叫“周杰伦”,因为周杰伦是他的偶像.
还有一个男生,以前我曾给他上过一节课就觉得他的知识十分丰富,他姓黄,可是他现在要改为一个外国足球明星的名字了,有五个字那样长的,我听了两三遍也没有记住他的“新”名字……
就这样,一节课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过去了.我已经能把他们之中的十多个人和名字联系起来了!而他们同学之间那种因为新分了班而显得有些局束不安的气氛也早就不翼而飞了!
接下来的一节课,我让他们拿出作文本来,就把刚才说的这个话题写下来.字数不限,但不能不写“原因”.
一节课不到,很多学生都把这项作业完成了.剩下的作业就是回去看看新的语文书,特别是第一单元.
这就是那一年教六年级时开学第一天我上的语文课.这样的语文课,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和我之间的感情距离迅速缩短.
后来在语文课上,他们都跟我十分友好,有些什么心里话有时会在上课之前跟我说一说,有时也会特意写在他们日记本里给我看.
语文课是特别重视感情培养的一门课.生生关系、师生关系融洽了,对于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是事半功倍的!
我们尤其不能忽视开学之后的第一节语文课!
《开学第1课》的观后感
知识守护生命
——观 CCTV2《开学第一课》有感
9月1日,是我们学生开学的日子.晚上6:55,王小丫、李佳明、方琼三位主持人携手奥运冠军、演艺明星、汶川灾区儿童,为广大学子们开始了开学第一课.
在抗震救灾小英雄林浩和奥运女孩林妙可的歌声中,以知识守护生命为主题的安全公益课《开学第一课》正式开始了.《开学第一课》一共分四个小节,分别是“潜能”、“团队”、“坚持”“生命”.
第一节:潜能:
陈燮霞说:“潜能就是永不放弃超越自我.”刘春红说:“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就看如何去发掘.”每个人都拥有无尽的潜能和能量,在危险时刻,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就能够超越自我,发掘潜能.
第二节:坚持:
罗雪娟说:“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人容易产生放弃的心理,在训练的时候,我也曾经有过动摇.”即使情况再恶劣,也不能轻易放弃,因为只要坚持,就是胜利.在危险时刻,要坚持住,有了希望,才能够缔造奇迹.
第三节:团队
姚明说:“团队是取得胜利的保证,每个人都是团队的一分子.”一个班级是一个团队,一个家庭是一个团队,一个民族是一个团队,一个国家是一个团队,团队需要团队的精神,那就是目标一致、齐心协力.在危险时刻,团队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第四节:生命:
“人生命、要守护,十条法则要记住,一旦灾害发生时,及时应用心有数.”这十条黄金法则,分别是关于地震、火灾、洪水、台风、泥石流、雷击、暴雪、龙卷风、疫情、防化的预防方法及应对措施.我们有幸获得生命,就应该好好爱护、享受我们的生命.
通过这堂被称为历史上最牛的课,很多人对避险自救的只是有一些了解.希望再大灾大难面前,每个人都能够渡过难关,用知识守护我们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