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堂网
 百科大全 |  手机版 

栏目类型

百科大全
百科大全 > 正文

永乐大典内容(共10篇)

时间:2019-01-20 来源:百科大全 点击:

篇一:永乐大典内容

的内容?
主要内容是什么?是百科全书么?

《永乐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明永乐元年(1403年)七月,明成祖朱棣命解缙、姚广孝、王景、邹辑等人纂修大型类书,永乐二年(1404年)十一月编成《文献大成》.
《永乐大典》收录古代重要典籍至七八千种之多,上至先秦,下达明初,这在当时真可以说是“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宋元以前的佚文秘典,多得藉以保存流传.收录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释庄、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医卜、文学等,无所不包.所辑录书籍,一字不易,悉照原着整部、整篇、或整段分别编入,这就更加提高了保存资料的文献价值.全书体例“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检索非常方便.
全书按《洪武正韵》的韵目编排,以韵统字,以字系事.举凡天文、地理、人伦、国统、道德、政治制度、名物、奇闻异见以及日、月、星、雨、风、云、霜、露和山海、江河等均随字收载.全书分门别类,辑录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8000余种古书资料.凡入辑之书,不许任意删节涂改,必须按原书一字不差地整部、整编、整段分类编入.这种编辑方法保存了明代以前大量的哲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学、艺术、宗教、科学技术等方面丰富而可贵的资料.
解缙(1369-1415年),字大绅,江西吉水人.明着名作家.
1360年(永乐元年):明成祖下令修书
1404年(永乐二年):首次成书,当时叫《文献大成》
1405年(永乐三年):重修
1410年(永乐六年):正式成书
嘉靖年间:收藏在南京文渊阁的《永乐大典》原稿毁於火灾
1562年(嘉靖四十一年):明世宗令人抄写一本副本,耗时六年.
明末清初:正本下落不明,疑毁於此时的战火
雍正年间:副本收藏在翰林院
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发现《永乐大典》有千余册不知所踪
1875年(光绪元年):仅存五千余册
1894年(光绪二十年):仅存八百余册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翰林院遭纵火,《永乐大典》所余无几
现在:尚存约400册

篇二:永乐大典内容

永乐大典一共有多少卷?【永乐大典内容】

《永乐大典》是中国最大的一部类书,编撰于明永乐年间,全书22,937卷,11,095册,约3.7亿字.《永乐大典》屡遭浩劫,大多亡于战火,今存不到800卷.《大英百科全书》称之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明成祖朱棣曾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命令翰林学士解缙等纂修一部类书.解缙组织学士们,日经继夜纂书,于第二年便纂集成书,取名《文献大成》.然而,由于短期草就,内容不丰富,不合成祖之意.不久成祖又加派太子少师姚广孝等为监修,动员儒臣文士参加编校、录写、圈点工作.大约用了3000儒臣文士,收集了七、八千种图书,包括绎、史、子、集、释藏、道经、戏剧、评话、工技、农艺等,上至先秦,下到明初,统会古今,包罗万象,集古今之大成.
经过四年的精心纂修终于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冬天完成了,定名为《永乐大典》.原书编成后,即藏于南京文渊阁.直至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北京皇宫建成,此书才移藏于北京文楼.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宫内失火,此典经抢救免于焚毁,五年后明世宗朱厚烽恐原本又遭意外,命阁臣儒士109人摹写副本一部,经五年到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完成.便藏于皇史崴.明朝灭亡之际,正本被焚.副本传到清乾隆已缺2000余卷,至光绪二十六年被八国联军大部分焚毁.解放后陆续收集到215册.
《永乐大典》收录古代重要典籍至七八千种之多,上至先秦,下达明初,这在当时真可以说是“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宋元以前的佚文秘典,多得藉以保存流传.收录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释庄、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医卜、文学等,无所不包.所辑录书籍,一字不易,悉照原着整部、整篇、或整段分别
编入,这就更加提高了保存资料的文献价值.全书体例“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检索非常方便.全书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目录六十卷,共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三亿七千万字.该书编成后,即珍藏在南京的文渊阁.永乐迁都后,又移至北京,深藏在故宫内的文楼(即文昭阁)里.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八月,誊写副本一部,从此《永乐大典》才具有正副两部,分别珍藏在文渊阁和皇史宬两处.
全书举凡天文、地理、人伦、国统、道德、政治制度、名物、奇闻异见以及日、月、星、雨、风、云、霜、露和山海、江河等均随字收载.全书分门别类,辑录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八千余种古书资料,大凡经史子集与道释、医卜杂家之书均予收辑,并加以汇聚群分,甚为详备.它保存了明代以前大量的哲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学、艺术、宗教、科学技术等方面丰富而可贵的资料.
《永乐大典》汇集了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八千余种古书典籍,除了着名的经史子集,还有哲学、文学、历史、地理、宗教、医卜等各类着作,包罗万象,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它比着名的《不列颠百科全书》成书年代早了300多年.《永乐大典》内容包括诗文、戏曲、僧、道、医药、工艺等方方面面,其中,《永乐大典》还收录了许多后世已经残缺或佚失的珍贵书籍,如《薛仁贵征辽事略》、宋本《水经注》等,其所征引的材料,都是完整地抄录原文,因而许多宝贵的文献能保存其原貌,人们称《永乐大典》为“辑佚明初以前珍本秘籍的宝库”.

篇三:永乐大典内容

《永乐大典》是什么来的?
什么时候出版?

《永乐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明永乐元年(1403年)七月,明成祖朱棣命解缙、姚广孝、王景、邹辑等人纂修大型类书,永乐二年(1404年)十一月编成《文献大成》.《永乐大典》收录古代重要典籍至七八千种之多,上至先秦,...

【永乐大典内容】

篇四:永乐大典内容

从江西名人中,选一位作简要的介绍.

解缙(公元1369年-公元1415年),明朝第一才子、内阁首辅、《永乐大典》总纂修、对联大师.字大绅、缙绅,号春雨、喜易,谥文毅,汉族江右民系,江西吉水人.洪武12年进士.历官御史、翰林待诏,成祖即位,擢侍读,直文渊阁,参预机务,与编《永乐大典》,累进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有《解学士集》、《天潢玉牒》.
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被杀.
解缙一生最大的贡献是主编《永乐大典》.永乐元年(1403年),解缙奉旨主编《永乐大典》.他召集朝臣学士,各方专家两千余人,调集数百万册书籍,进行编纂.解缙白天参政,晚上破书万卷查阅资料,反复修改、补正、勘校,经过六个寒暑的精心编纂,于永乐七年(1409年),完成历史上第一部最早最大的、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最早最大的百科全书初稿.后几经修补,《永乐大典》的内容更加详实完备.
《永乐大典》的编纂成功,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伟大创举,它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乃至世界文化发展史上所占据的地位也是举世公认的,而作为主编的解缙可谓功不可没,所以后人把《永乐大典》和解缙相提并论.时人赞曰:太平十策抒民意,永乐大典慧斯文.[1]

篇五:永乐大典内容

第一部汇编古代文化典籍的书是 永乐大典 还是 尚书

永乐大典为明朝编订,太晚.应是尚书在前.
原称《书》,到汉代改称《尚书》,意为上代之书.这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着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尚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但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西汉初存28篇,因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抄写,称《今文尚书》.另有相传在汉武帝时从孔子住宅壁中发现的《古文尚书》(现只存篇目和少量佚文)和东晋梅赜所献的伪《古文尚书》(较《今文尚书》多16篇).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就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和编本.

篇六:永乐大典内容

与明代的《永乐大典》齐名的大百科全书是什么

大英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内容】

篇七:永乐大典内容

据《不列颠百科全书》所载,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吗?

【永乐大典内容】

对! 举世闻名的《永乐大典》,是明朝永乐年间修纂的一部大型图书,全书22877卷,目录60卷,分装11095册,约3亿7千万多字.辑录的图书包括经、史、子、集、释藏、道经、北剧、南戏、评话、工技、农艺、医学等七八千种.上起先秦,下达明初,是我国文化遗产的珍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编辑《永乐大典》前后足足花了6年时间.起事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明成祖朱棣命翰林学士谢瑾等纂修一部大型类书.于是谢瑾召集了147人,第二年便纂集成书,题名为《文献大成》.

篇八:永乐大典内容

《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朝哪个皇帝时期?

大明 永乐皇帝(明成祖)朱棣下令编撰. 编撰者 解缙.

篇九:永乐大典内容

1965年,国家图书馆一共有多少册《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编撰于大明永乐年间,内阁首辅解缙总编的一部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22,937卷(目录占60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显示了古代汉族文化的光辉成就,但《永乐大典》除了正本尚未确定是否存在永陵外,永乐副本却惨遭浩劫,大多亡于战火,今存不到800卷。《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中国明代类书《永乐大典》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篇十:永乐大典内容

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类书是?
永乐大典

四库全书

推荐访问:永乐大典阅读 永乐大典的主编

上一篇:圣诞快乐图片(共10篇)
下一篇:二人转东北(共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