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读后感
一二百字左右
人生的百科全书
幼年听家父教过《古文观止》中的几篇文章.那时候,我对家父的讲解听不懂记不住,只知跟着念而已.其实是囫囵吞枣,食而不知其味,过后便什么都忘了.后来,等到年岁渐长,走上了工作岗位,我有暇再回过头来通读《古文观止》的那些文章,犹如牛吃草反刍,重新加以咀嚼,才觉得这些文章经天纬地,气壮山河,一下子就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从此,我就和这本书相依相伴,结下了不解之缘.
《古文观止》的文章,总共不过200余篇,但却从某一侧面或一件事上,留下了几千年的历史轨迹,概述了百朝更替的盛衰兴亡,记录了众多贤哲的襟怀抱负.我读这本书,如同跨入了中国古籍文化峋巍峨殿堂,触目所见,多篇作品,都焕发着奇光异彩,闪耀着灼见真知,叫人一读就难舍难分,越读越感到意蕴无穷.
我特别钟爱一些名篇,例如,李密的《陈情表》,王勃的《腾王阁序》,魏征的《该大宗十思疏》,方孝孺的《深虑论》等等,由于经常读,便逐渐地会背十来篇.这么一来,我除了平时在家里翻阅《古文观止》以外,还能利用空余帅司,随时随地进行背诵复习.我把这种背诵作为一道“精神快餐,用来滋养心田.
我以为,《古文观止》是人生的一部百科全书.书中的哲理,小到修身养性,大到治国平天下,无所不涵.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至理名言,光华夺目,掷地有声.虽寥寥不过数十字,竟胜似万卷诗书.尤其是范老先生的那种境界,那种情怀,早已被后人奉为立身做人的万世楷模.
总之,读这本书,能够使人警醒,使人振奋,使人高尚,使人坚强.我现在虽已年过古稀,但有生之年,这本书是一定要继续读下去的,而且要一如既往地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读,为的是从中学做人.学会在任何处境下,都能好好做人.
阅《古文观止》有感 作文
偶尔听见老师说《古文观止》是本不错的书,我便缠着妈妈买了,但买回之后却大失所望,那一个个认不得的字,那一句句看不懂的文言古句,让我不知从何读起,更是让这本书一度被我所遗忘,直到某日,无意翻开这本蒙尘已久的书,细细品味一番,虽说依旧看不懂那深奥的文言文字,但那译文所讲述的一个个故事却是让我大感兴趣,特别是“曹刿论战”一文。
在“曹刿论战”中,最吸引我的除了曹刿不费吹灰之力以少胜多战败齐国以外,便是他与鲁庄公的那番交谈,特别是在鲁庄公质问他:敌强我弱,兵力悬殊,我们可能胜利吗?的时候,曹刿并未直接回答,而是问鲁庄公,他所做之事是否会让百姓愿意为他打仗。他这一问,抓住了任何一个帝王都爱面子的特点,让鲁庄王不得不用各种事件来证明自己爱百姓,以至于百姓会真心诚意随其作战,而曹刿就是在这时取信于鲁庄公,让其相信自己是为国存亡而来觐见,从而获得出战的机会,在战时大放异彩。“曹刿论战”让我看到了一个机智而心思缜密的人,让我在敬佩他的同时也学会了很多。而除了曹刿论战,《古文观止》上一些我听闻已久的名篇也吸引着我。
《陋室铭》是唐代名家刘禹锡的传世大作,也被收录进了《古文观止》中。这篇文章仅仅八十一个字,却写出了刘禹锡那洁身自好的高尚品质,就如周敦颐的《爱莲说》中的那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样,那《陋室铭》中字句句间都流露着刘禹锡的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怀,特是那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好像就是再向那些在他落魄时落井下石的人说着“我刘禹锡就算住在这里破旧的小茅屋之中,也不会放下尊严与你们这群人同流合污!”而这也让我在对刘禹锡的《陋室铭》大加赞扬时,也对面前抱着的这本我原本不太放在眼里的古文言文,书产生了极大地兴趣与好感,对于它的“身世”我也有了了解,他是从一对以教书为职的叔侄吴楚材与吴调侯编着的,虽然只是编着,但正因为有了这样一本书,才让我对古文产生了兴趣。
《古文观止》中名篇众多,名句也众多,但我最爱的还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的“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这话语中透露着王羲之对世态炎凉,时间飞逝的感慨,让我也受益匪浅。
《古文观止》,文有十二卷,卷卷引人入胜,拿起而不想放,读之而不想停,篇篇都是古人智慧之精华,句句都是做人的道理,每读其文,品其语之后,都会懂得很多,更让我明白了通往人生目标的路上只有坎坷,而越过坎坷的方法,除了多经历,还要多读书以明志,我看中了《古文观止》,不知您意下如何让?
求古文观止的读书笔记,包括精彩片段和读书笔记.不要太多,适中即可...
求古文观止的读书笔记,包括精彩片段和读书笔记.不要太多,适中即可,切勿大量复制粘贴,
读后感要500字左右啊
《古文观止》的文章,留下了几千年的历史轨迹,概述了百朝更替的盛衰兴亡,众多贤哲的襟怀抱负.这本书,如同跨入了中国古籍文化峋巍峨殿堂,触目所见,多篇作品,都焕发着奇光异彩,叫人一读就意蕴无穷.
读古文观止怎么做读书笔记啊
我们语文老师要求我们每天坚持阅读,并写读书笔记,每个星期收一次.本人喜欢古典文学,所以看的是古文观止,但我实在没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其实在老师前天对我们做这个要求之前,我已经在看古文观止了,到现在已经看了60多篇文章,但我从未写下过一点读书笔记,因为我就是纯粹的欣赏文学,不带任何有关利益的性质.但现在老师既然这样要求了,我也没办法,但我实在不知如何动笔.在下感激不尽!
写感想是对的.读书笔记其实很有用处,过上一段时间之后回头翻之前的读书笔记,自己也能有所获益的.写给自己看的读书笔记内容可以很泛,看过的想法(比如文中论述的观点你是怎么想的,文中是怎么想的,它是不是说服你了,或者你觉得有什么地方还有自己不同的想法)、对文体的想法、对文章论述方法、遣词造句的想法、跟某些文章的比较,等等等等,很多东西都可以写.古文观止的话,如果你的历史知识也比较丰富,还可以结合历史谈谈看法
古文观止从冯谖客孟尝君到过秦论读后感各400字
钱钟书先生曾说,古代相当于人类的小孩子时期,古代是幼稚的,经过几千百年的长进,才慢慢地进化到现代;读《伊索寓言》可以增进我们对现代文明的骄傲,《伊索寓言》中好多浅薄的见解非加以纠正不可.最近我重读了一遍《古人观止》,也觉到古人真是幼稚得可爱,那些正儿八经的散发着头节气的见解,如不加以纠正必“贻害”后人.因此,我以钱先生为榜样,拈出几则故事,作为反面教材,以警醒世人.一、丧欲速贫.此言出自《檀弓》,意思是不作官了,应该迅速穷下去,以免别人误会他在位时是个贪官.只有儒家弟子才有这般迂腐!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君不见,高官下野大多暴富?只因在台上时,纵有千二八百万也不敢露财,下台了修高楼、泡包厢,又有谁管得着?在台上时生意不敢“做明”,与大款不敢傍得太紧,下台了正好利用旧日关系,以权易钱.昔日做官,今日为款,潮流每每如此.二、如棠观鱼 鲁隐公想要棠地看捕鱼,臧僖伯为此发了一大通议论,反对隐公去.鲁隐公只好说:“吾将略地焉.”看来臧僖伯是个不识时务,没读过“下级学”的书呆子.领导有雅兴下乡钓鱼,他不备小车、不置钓具,积极陪领导锻炼身体,还要“称疾不从”,天底下有这样的傻子吗?奇怪的是,《古文观止》中这类角色还真不少,比方说里革,比臧僖伯还要恶劣,鲁宣公看着就要拉一大网鱼起来,他竟然挥刀割断鱼网——好在“适者生存”,这种人注定要“自然淘汰”.三、民将筑台于夏氏 陈灵公是古代最着名的昏君.他与夏征舒的母亲有染,还要老百姓在夏家修个高台,以致于章子大摇其头,预言陈国必亡.看来,陈灵公吃亏在于他太老实,假若他生在现代,就决不会大张其鼓地修屋筑高台了,而是要大力发展“两非经济”、“路边经济”,今天“夜来香”,明日“康乐城”,不亦快哉!四、杜蒉扬觯 晋平公与师旷、李调一起饮酒作乐,杜蒉进来让师旷喝了一杯,又让李调喝一了杯.平公觉得奇怪,问了原因,主动罚自己一“觯”.这就是“杜举”一词的来由.看来浪费人材的现象也是“古而有之”,象杜蒉这样善于劝酒的人材,当“公关”或是办公室主任,才真正物尽其材.甚矣!平公之无珠.五、白珩犹在乎?赵简子招待楚国客人,故意把身上的佩玉撞得丁当作响,并问客人:“你们楚国着名的玉器白珩还在吗?”看赵简子的举止,让我感叹那时真是落后——一块石头是什么宝贝?少见多怪!假若他有幸在今天混个一官半职,他一定会拿出手机说:“这是哥们才送一个,款式新,功能强,上网、发短信息、传真样样搞定.你的呢?怎么那样老土?砖头似的!”
能不能给我推荐一篇古代散文啊 我要交一篇读书笔记 700字左右 不能要古文观止里面的【古文观止读后感】
1.古代散文:我国古代,为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之为散文.
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1)先秦散文: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如《论语》《孟子》《庄子》;历史散文是以历史题材为主的散文,凡记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文章和书籍都是历史散文,如《左传》.
(2)两汉散文: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的《史记》把传记散文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东汉以后,开始出现了书、记、碑、铭、论、序等个体单篇散文形式.
唐宋散文:在古文运动的推动下,散文的写法日益繁复,出现了文学散文,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山水游记、寓言、传记、杂文等作品,着名的“唐宋八大家”也在此时涌现.
(3)明代散文:先有“七子”以拟古为主,后有唐宋派主张作品“皆自胸中流出”,较为有名的是归有光.
清代散文:以桐城派为代表的清代散文,注重“义理”的体现.桐城派的代表作家姚鼐对我国古代散文文体加以总结,分为13类,包括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说、箴铭、颂赞、辞赋、哀奠.
这些都可以啊
怎样读古文观止
要有收获,不要走马观花.我的目标是基本了解古文句式,有一定古文基础.可以简单的运用文言文.
哪一个版本的古文观止好呢?便于高中生阅读的?怎么没人回呢
针对问题补充,推荐“安徽文艺出版社”的,我看了一下,内容不错了,适合高中生……“古文观止”的意思是“古代的文章读完了这本书就可以停止读了,所以《古文观止》所选的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优秀的篇目,你有一定古文基础,建议认真细读.除《古文观止》(建议是“上海古籍出版社”或者“中华书局”等出古文比较好的出版社)可以准备一本《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和一本“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手册”(书店有,几块钱,平时多翻翻,也可背一背上面关于文言文句式的知识点以便对号入座).下面给你关于我大学里学习古典文学作品的时候所用的方法:
第一步:初略地朗读(读出声)文章两遍,遇到不会的字词先跳过不读,但要用红笔做上记号;
第二步:再次按顺序读文章,但不需要连贯,要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查出不懂的字词,做好注释;
第三步:初略的看文章翻译一遍(只能一遍);
第四步:回到原文,自己遍读边翻译,这时不要看书上的翻译;
第五步:上面就做到了看懂古文,现在只需要对照“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手册”面关于文言文句式的知识点找出你读的这篇文章中的相关句式就行了……
看似步骤多,其实并不难,也不复杂,关键是最后一步,要靠你平时积累了.
只是一个建议,希望对你有用……
如何读书才能更有效训练分析、概括、想象、表达能力?
我一直正在读、背《古文观止》和唐诗宋词,我想请教下如何才能达到提高语文水平的目的呢?读书时总结中心思想、概括段意、分析语言运用手法、写感悟,行么?为何我没感到自己的分析、想象、表达能力的提高?劳烦您指教一二,不胜感激.
第一:主要是多看参考书,看字词句.
第二: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就是上课听老师讲多记笔记,把作者的意图整懂,明白他写的是什么,表达的是什么.
写作文不仅靠多读书而且还要有写作的基础,就是写议论文就要以一件事展开讨论,比如这件事的好处坏处,对社会的影响等着手写.
我认为上补习班没用,本来上了一周的课还要补习,身体和心理都着不住,心情也就不好,上课就没有激情了.如果真要上补习班,那就是班上的尖子生,像我们这些普通人就耐不住板凳上的折磨.
第三:文言文要多注意实词虚词总结归纳,基本上参考书上有.
建议你买本《课文全解》,愿你语文有个好成绩.
古文鉴赏辞典和古文观止一样吗
《古文观止》是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观止\”一词表示“文集所收录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二吴均是浙江绍兴人,长期设馆授徒,此书是为学生编的教材.除本书外,二吴还细着了《纲鉴易知录》.《古文观止》由清代吴兴祚审定并作序,序言中称“以此正蒙养而裨后学\”,当时为读书人的启蒙读物.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正式镌版印刷.书名“古文观止\”意指文集所收录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学习文言文至此观止矣.而“古文鉴赏\”则是以名词,其内容(文章)不固定.
推荐几本好书和书的读后感
第1本书 《论语》
第2本书 《匹克威克外传》
第3本书 《三国演义》
第4本书 《老人与海》
第5本书 《红楼梦》
第6本书 《哈姆莱特》
第7本书 《呐喊》
第8本书 《堂吉诃德》
第9本书 《史记》
第10本书《子夜》
第11本书《巴黎圣母院》
第12本书 《女神》
第13本书 《围城》
第14本书 《歌德谈话录》
第15本书 《欧也妮·葛朗台》
第16本书 《家》
第17本书 《普希金诗选》
第18本书 《苏菲的世界》
第19本书 《雷雨》
第20本书 《复活》
第21本书 《谈美书简》
第22本书 《麦田里的守望者》
第23本书 《傅雷家书》
第24本书 《人类的故事》
第25本书 《古文观止》
第26本书 《飞鸟集》
第27本书 《富兰克林自传》
第28本书 《撒哈拉的故事》
第29本书 《致加西亚的信》
第30本书 《悲惨世界》
第31本书 《昆虫记》
第32本书 《文化苦旅》
第33本书 《平凡的世界》
第34本书 《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
第35本书 《余光中诗选》
第36本书 《果壳中的宇宙》
第37本书 《病隙碎笔》
第38本书 《蒙田随笔集》
第39本书 《活着》
第40本书 《我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