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堂网
 手抄报 |  手机版 

栏目类型

手抄报

重阳节的图片(共10篇)

时间:2019-02-18 来源:手抄报 点击:

篇一:重阳节的图片

【重阳节的手抄报】 明天下午就要,
RT ..【活动主题】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
以 尊老,敬老,关爱,感恩 等为主题内容 ,培养尊老感恩意识.
请告诉我从哪些方面收集什么信息 ,还有【标题】,【排版】,【插图】 ,多给我些建议.(内容不要太多,图稍微好画些.)【注】:节日的来历及发展就别说了.要求是多了一些,所以有满意的答案会酌情提高悬赏.

写一些关于重阳节的涞源和诗句,或者写一些关于敬老,关爱的东西,比如历史的一些敬老的故事等等,谈谈对敬爱老人的感受等等,画就自己画了撒,

篇二:重阳节的图片

采桑子.重阳的背景.意思.

一、《采桑子.重阳》的背景:
“重阳”,阴历九月初九,古人以九为阳数,故称九月初九为重阳节.1929年10月11日就是重阳节.这年5、6月间,红四军攻占龙岩,蒋介石组织兵力会剿红军,红四军主力配合当地游击战争,9月21日,攻占上杭,击败敌人的会剿.此时毛泽东已经离开红四军的领导岗位,他深入上杭、永定的农村,一面养病,一面领导地方土地革命斗争.这年10月11日,毛泽东来到上杭,这时的闽西山区,黄色的野花竞相开放,毛泽东面对怒放的野菊花吟成了这首词.
二、《采桑子.重阳》的意思: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自战国楚宋玉《九辩》以来,悲秋就成为中国古典诗赋的传统主题.词以极富哲理的警句“人生易老天难老”开篇,起势突兀,气势恢宏.“人生易老”是说韶光易逝,人生短促.“天难老”却是说寒来暑往,日出月落,春秋更序,光景常新.“岁岁重阳”承首句而来,既是“天难老”的进一步引申,又言及时令,点题明旨,引起下文:“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今又重阳”是“岁岁重阳”的递进反复,年年都有重阳节,看似不变,其实也在变,各不相同:如今又逢佳节,此地别有一番风光.
下片承“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的意脉,写凭高远眺,将诗的意、境向更深更阔处开拓.岁岁有重阳,秋去又秋来,“一年一度秋风劲”,这个“劲”字,力度极强,写出秋风摧枯拉朽、驱陈除腐的凌厉威猛之势,笔力雄悍,极有刚健劲道之美.此情豪迈异于东风骀荡、桃红柳绿、莺语燕歌、温柔旖旎的春日风光.但劲烈的西风、肃杀的秋气在作者心中引起的不是哀伤,而是振奋.诗人的感情、战士的气质决定了他的审美选择:“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天朗气清,江澄水碧;满山彩霞,遍野云锦,一望无际,铺向天边,这瑰丽的景色难道不“胜似春光”么?

篇三:重阳节的图片

描写重阳节的古诗
111111111111【重阳节的图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编辑本段【解题】
  独自在异乡闯荡,每到过节时就会思念自己的兄弟,知道兄弟登上高处插上茱萸作重阳节纪念时,少了一人来参加.
  编辑本段【注解】
  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民间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
  2、忆:想念.
  3、倍:加倍,更加.
  4、登高: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避邪的习俗.
  5、茱萸zhūyú:一种香气浓烈的植物,传说重阳节扎茱萸袋,登高饮菊花酒,可避灾.
  编辑本段【韵译】
  独自流落他乡,长做异地之客,
  每逢佳节良辰,越发思念眷亲.
  遥想今日重阳,兄弟又在登高,
  他们佩带茱萸,发觉少我一人.
  编辑本段【英语译文】
  ON THE MOUNTAIN HOLIDAY
  THINKING OF MY BROTHERS IN SHANDONG
  Wang Wei
  All alone in a foreign land,
  I am twice as homesick on this day
  When brothers carry dogwood up the mountain,
  Each of them a branch-and my branch missing.
  编辑本段【评析】
  诗写游子思乡怀亲.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着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汉族.善画人物、丛竹、山水.唐人记载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类似李氏父子,另一类则以破墨法画成,其名作《辋川图》即为后者.可惜至今已无真迹传世.传为他的《雪溪图》及《济南伏生像》都非真迹.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开元进士.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篇四:重阳节的图片

与重阳赏菊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唐】崔元翰
偶圣睹昌期,受恩惭弱质.幸逢良宴会,况是清秋日.
远岫对壶觞,澄澜映簪绂.炮羔备丰膳,集凤调鸣律.
薄劣厕英豪,欢娱忘衰疾.平皋行雁下,曲渚双凫出.
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天文见成象,帝念资勤恤.
探道得玄珠,斋心居特室.岂如横汾唱,其事徒骄逸.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
【唐】白行简
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余.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
雁尽平沙迥,烟销大漠虚.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
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阳宴集作
【唐】独孤及
万峰苍翠色,双溪清浅流.已符东山趣,况值江南秋.
白露天地肃,黄花门馆幽.山公惜美景,肯为芳樽留.
五马照池塘,繁弦催献酬.临风孟嘉帽,乘兴李膺舟.
骋望傲千古,当歌遗四愁.岂令永和人,独擅山阴游.
重阳日有作
【唐】杜荀鹤
一为重阳上古台,乱时谁见菊花开.偷撏白发真堪笑,
牢锁黄金实可哀.是个少年皆老去,争知荒冢不荣来.
大家拍手高声唱,日未沈山且莫回.
重阳
【唐】高适
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百年将半仕三已,
五亩就荒天一涯.岂有白衣来剥啄,一从乌帽自欹斜.
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
重阳日酬李观
【唐】皇甫冉
不见白衣来送酒,但令黄菊自开花.
愁看日晚良辰过,步步行寻陶令家.
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唐】李嘉佑
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
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
重阳日上渚宫杨尚书
【唐】李群玉
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
荆州一见桓宣武,为趁悲秋入帝乡.
重阳日赐宴曲江亭,赋六韵诗用清字
【唐】李适
早衣对庭燎,躬化勤意诚.时此万机暇,适与佳节并.
曲池洁寒流,芳菊舒金英.乾坤爽气满,台殿秋光清.
朝野庆年丰,高会多欢声.永怀无荒戒,良士同斯情.
重阳日即事
【唐】李适
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
寡德荷天贶,顺时休百工.岂怀歌钟乐,思为君臣同.
至化在亭育,相成资始终.未知康衢咏,所仰惟年丰.
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群官
【唐】李适
炎节在重九,物华新雨余.清秋黄叶下,菊散金潭初.
万实行就稔,百工欣所如.欢心畅遐迩,殊俗同车书.
至化自敦睦,佳辰宜宴胥.锵锵间丝生,济济罗簪裾.
此乐匪足耽,此诚期永孚.
重阳夜集兰陵居与宣上人联句
【唐】李益
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
酒巡明烛刻,篱菊暗寻芳.[李益]
新月和秋露,繁星混夜霜.
登高今夕事,九九是天长.[广宣]
奉陪裴相公重阳日游安乐池亭
【唐】李郢
绛霄轻霭翊三台,稽阮襟怀管乐才.莲沼昔为王俭府,
菊篱今作孟嘉杯.宁知北阙元勋在,却引东山旧客来.
自笑吐茵还酩酊,日斜空从绛衣回.
重阳日寄浙东诸从事
【唐】李郢
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愁里又闻清笛怨,
望中难见白衣来.元瑜正及从军乐,甯戚谁怜叩角哀.
红旆纷纷碧江暮,知君醉下望乡台.
重阳感怀
【唐】刘兼
重阳不忍上高楼,寒菊年年照暮秋.万叠故山云总隔,
两行乡泪血和流.黄茅莽莽连边郡,红叶纷纷落钓舟.
归计未成年渐老,茱萸羞戴雪霜头.
载花乘酒上高山,四望秋空八极宽.蜀国江山存不得,
刘家豚犬取何难.张仪旧壁苍苔厚,葛亮荒祠古木寒.
独对斜阳更惆怅,锦江东注似波澜.
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
【唐】刘商
重阳秋雁未衔芦,始觉他乡节候殊.旅馆但知闻蟋蟀,
邮童不解献茱萸.陶潜何处登高醉,倦客停桡一事无.
来岁公田多种黍,莫教黄菊笑杨朱.
重阳东观席上赠侍郎张固
【唐】卢顺之
渡江旌旆动鱼龙,令节开筵上碧峰.翡翠巢低岩桂小,
茱萸房湿露香浓.白云郊外无尘事,黄菊筵中尽醉容.
好是谢公高兴处,夕阳归骑出疏松.
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
【唐】武元衡
玉烛降寒露,我皇歌古风.重阳德泽展,万国欢娱同.
绮陌拥行骑,香尘凝晓空.神都自蔼蔼,佳气助葱葱.
律吕阴阳畅,景光天地通.徒然被鸿霈,无以报玄功.
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六韵
【唐】权德舆
嘉节在阳数,至欢朝野同.恩随千钟洽,庆属五稼丰.
时菊洗露华,秋池涵霁空.金丝响仙乐,剑舄罗宗公.
天道光下济,睿词敷大中.多惭击壤曲,何以答尧聪.
丁巳重阳
【唐】司空图
重阳未到已登临,探得黄花且独斟.客舍喜逢连日雨,
家山似响隔河砧.乱来已失耕桑计,病后休论济活心.
自贺逢时能自弃,归鞭唯拍马鞯吟.
旅中重阳
【唐】司空图
乘时争路只危身,经乱登高有几人.今岁节唯南至在,
旧交坟向北邙新.当歌共惜初筵乐,且健无辞后会频.
莫道中冬犹有闰,蟾声才尽即青春.
喜王驾小仪重阳相访
【唐】司空图
白菊初开卧内明,闻君相访病身轻.樽前且拨伤心事,
溪上还随觅句行.幽鹤傍人疑旧识,残蝉向日噪新晴.
拟将寂寞同留住,且劝康时立大名.
浙上重阳
【唐】司空图
登高唯北望,菊助可□明.离恨初逢节,贫居只喜晴.
好文时可见,学稼老无成.莫叹关山阻,何当不阻兵.
重阳
【唐】司空图
菊开犹阻雨,蝶意切于人.亦应知暮节,不比惜残春.
重阳山居
【唐】司空图
此身逃难入乡关,八度重阳在旧山.
篱菊乱来成烂熳,家僮常得解登攀.
年随历日三分尽,醉伴浮生一片闲.
满目秋光还似镜,殷勤为我照衰颜.
重阳山居
【唐】司空图
诗人自古恨难穷,暮节登临且喜同.四望交亲兵乱后,
一川风物笛声中.菊残深处回幽蝶,陂动晴光下早鸿.
明日更期来此醉,不堪寂寞对衰翁.
重阳四首
【唐】司空图
檐前减燕菊添芳,燕尽庭前菊又荒.
老大比他年少少,每逢佳节更悲凉.
雨寒莫待菊花催,须怕晴空暖并开.
开却一枝开却尽,且随幽蝶更徘徊.
青娥懒唱无衣换,黄菊新开乞酒难.
长有长亭惆怅事,隔河更得对凭栏.
白发怕寒梳更懒,黄花晴日照初开.
篱头应是蝶相报,已被邻家携酒来.
重阳阻雨
【唐】司空图
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
犹胜登高闲望断,孤烟残照马嘶回.
婺州水馆重阳日作
【唐】韦庄
异国逢佳节,凭高独若吟.一杯今日醉,万里故园心.
水馆红兰合,山城紫菊深.白衣虽不至,鸥鸟自相寻.
重阳日荆州作
【唐】吴融
万里投荒已自哀,高秋寓目更徘徊.浊醪任冷难辞醉,
黄菊因暄却未开.上国莫归戎马乱,故人何在塞鸿来.
惊时感事俱无奈,不待残阳下楚台.
重阳阻雨
【唐】鱼玄机
满庭黄菊篱边拆,两朵芙蓉镜里开.
落帽台前风雨阻,不知何处醉金杯.
重阳宴集同用寒字
【唐】张登
锡宴逢佳节,穷荒亦共欢.恩深百日泽,雨借九秋寒.
望气人谣洽,临风客以难.座移山色在,杯尽菊香残.
欲识投醪遍,应从落帽看.还宵须命烛,举首谢三官.
重阳日至峡道
【唐】张籍
无限青山行已尽,回看忽觉远离家.
逢高欲饮重阳酒,山菊今朝未有花.
重阳夜旅怀
【唐】郑谷
强插黄花三两枝,还图一醉浸愁眉.
半床斜月醉醒后,惆怅多于未醉时.
重阳
【唐】赵嘏
节逢重九海门外,家在五湖烟水东.
还向秋山觅诗句,伴僧吟对菊花风.
重阳日即事
【唐】赵嘏
病酒坚辞绮席春,菊花空伴水边身.
由来举止非闲雅,不是龙山落帽人.
重阳日寄韦舍人
【唐】赵嘏
节过重阳菊委尘,江边病起杖扶身.
不知此日龙山会,谁是风流落帽人.
重阳日示舍弟
【唐】赵嘏
多少乡心入酒杯,野塘今日菊花开.
新霜何处雁初下,故国穷秋首正回.
渐老向人空感激,一生驱马傍尘埃.
侯门无路提携尔,虚共扁舟万里来.
旅中过重阳
【唐】朱庆馀
一岁重阳至,羁游在异乡.登高思旧友,满目是穷荒.
草际飞云片,天涯落雁行.故山篱畔菊,今日为谁黄.
重阳日陪韦卿宴
【唐】朱湾
何必龙山好,南亭赏不暌.清规陈侯事,雅兴谢公题.
入座青峰近,当轩远树齐.仙家自有月,莫叹夕阳西.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唐】樊忱
净境重阳节,仙游万乘来.插萸登鹫岭,把菊坐蜂台.
十地祥云合,三天瑞景开.秋风词更远,窃拚乐康哉.
九日登巴台
【唐】白居易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
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
去年重阳日,漂泊湓城隈.
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
旅鬓寻已白,乡书久不来.
临觞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九日题涂溪
【唐】白居易
蕃草席铺枫叶岸,《竹枝》歌送菊花杯.
明年尚作南宾守,或可重阳更一来.
九日醉吟
【唐】白居易
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
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
剑匣尘埃满,笼禽日月长.
身从渔父笑,门任雀罗张.
问疾因留客,听吟偶置觞.
叹时论倚伏,怀旧数存亡.
奈老应无计,治愁或有方.
无过学王绩,唯以醉为乡.
闰九月九日独饮
【唐】白居易
黄花丛畔绿尊前,犹有些些旧管弦.偶遇闰秋重九日,
东篱独酌一陶然.自从九月持斋戒,不醉重阳十五年.
九日与友人登高
【唐】鲍溶
云木疏黄秋满川,茱萸风里一尊前.几回为客逢佳节,
曾见何人再少年.霜报征衣冷针指,雁惊幽梦泪婵娟.
古来醉乐皆难得,留取穷通付上天.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唐】岑参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九月九日
【唐】崔国辅
江边枫落菊花黄,少长登高一望乡.
九日陶家虽载酒,三年楚客已沾裳.
九月九日李苏州东楼宴
【唐】独孤及
是菊花开日,当君乘兴秋.风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楼.
酒解留征客,歌能破别愁.醉归无以赠,只奉万年酬.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重九日宴江阴
【唐】杜审言
蟋蟀期归晚,茱萸节候新.
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
高兴要长寿,卑栖隔近臣.
龙沙即此地,旧俗坐为邻.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唐】李乂
涌塔临玄地,高层瞰紫微.鸣銮陪帝出,攀橑翊天飞.
庆洽重阳寿,文含列象辉.小臣叨载笔,欣此倾巍巍.
九月九日
【唐】李治
端居临玉扆,初律启金商.凤阙澄秋色,龙闱引夕凉.
野净山气敛,林疏风露长.砌兰亏半影,岩桂发全香.
满盖荷凋翠,圆花菊散黄.挥鞭争电烈,飞羽乱星光.
柳空穿石碎,弦虚侧月张.怯猿啼落岫,惊雁断分行.
斜轮低夕景,归旆拥通庄.
九日登山
【唐】李白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
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
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
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
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
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
齐歌送清扬,起舞乱参差.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
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
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
【唐】李颀
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菊花辟恶酒,汤饼茱萸香.
云入授衣假,风吹闲宇凉.主人尽欢意,林景昼微茫.
清切晚砧动,东西归鸟行.淹留怅为别,日醉秋云光.
九日登高
【唐】刘禹锡
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重九日广陵道中
【唐】罗隐
秋山抱病何处登,前时韦曲今广陵.广陵大醉不解闷,
韦曲旧游堪拊膺.佳节纵饶随分过,流年无奈得人憎.
却驱羸马向前去,牢落路岐非所能.
九日落星山登高
【唐】徐铉
秋暮天高稻穟成,落星山上会诸宾.黄花泛酒依流俗,
白发满头思古人.岩影晚看云出岫,湖光遥见客垂纶.
风烟不改年长度,终待林泉老此身.
九日雨中
【唐】徐铉
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国逢秋此恨稀.目极暂登台上望,
心遥长向梦中归.荃蘪路远愁霜早,兄弟乡遥羡雁飞.
唯有多情一枝菊,满杯颜色自依依.
庚午岁九日作
【唐】齐己
门底秋苔嫩似蓝,此中消息兴何堪.乱离偷过九月九,
头尾算来三十三.云影半晴开梦泽,菊花微暖傍江潭.
故人今日在不在,胡雁背风飞向南.
九日登玉山
【唐】钱起
霞景青山上,谁知此胜游.龙沙传往事,菊酒对今秋.
步石随云起,题诗向水流.忘归更有处,松下片云幽.
九日闲居寄登高数子
【唐】钱起
初服栖穷巷,重阳忆旧游.门闲谢病日,心醉授衣秋.
酒尽寒花笑,庭空暝雀愁.今朝落帽客,几处管弦留.
九日登玄武山旅眺
【唐】邵大震
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
寒雁一向南去远,游人几度菊花丛.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
【唐】宋之问
凤刹侵云半,虹旌倚日边.散花多宝塔,张乐布金田.
时菊芳仙酝,秋兰动睿篇.香街稍欲晚,清跸扈归天.
九月九日望蜀台
【唐】苏颋
蜀王望蜀旧台前,九日分明见一川.北料乡关方自此,
南辞城郭复依然.青松系马攒岩畔,黄菊留人籍道边.
自昔登临湮灭尽,独闻忠孝两能传.
九月九日赠崔使君善为
【唐】王绩
野人迷节候,端坐隔尘埃.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
映岩千段发,临浦万株开.香气徒盈把,无人送酒来.
九日登高
【唐】王昌龄
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漫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唐】张说
家居洛阳下,举目见嵩山.刻作茱萸节,情生造化间.
黄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稽首明廷内,心为天下劳.
菊酒携山客,萸囊系牧童.路疑随大隗,心似问鸿蒙.
九日重阳数,三秋万实成.时来谒轩后,罢去坐蓬瀛.
晚节欢重九,高山上五千.醉中知遇圣,梦里见寻仙.

篇五:重阳节的图片

重阳节到了 ,学校组织同学们去爬附近的B山,每班发了一份等高线地形图(见下图),大家在一起研究.
上山的路线有G.H两条.小杨同学不久前伤了脚,同学们建议他选——路线. 因为——————————————————.

因为你没哟普发图,所以我也不能帮助你判断那一条路线为最合适,但是我可以提供解题的思路,即选择的路线一定是坡度较缓的那一条,因为有同学的崴了脚,而怎么判断那一条路线的坡度较缓呢,这就要看那一面的坡上的等高线是分布稀疏的,等高线稀疏的那一条则为坡度缓和的一条

篇六:重阳节的图片

描写秋天景色或景物的诗.
要是有名的作者写的哦!呵呵.
最好要带图片的啊,要是李白,白居易,苏轼,王维,杜牧,杜甫这些大诗人写的啊.

1、《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3、《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4、《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5、《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6、《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7、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8、《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9、《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0、《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1、《中秋月》【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12、《长安秋望》【唐】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天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13、《秋风引》【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4、《秋词》【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15、《秋日》【唐】耿玮
返照入闾巷,忧来谁共语?
古道少人行,秋风动禾黍.
16、《秋思》【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7、《秋夜曲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飞逐鸟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18、《苏幕遮》【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9、《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0、《秋波媚》【宋】陆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篇七:重阳节的图片

关于 天净沙秋思 和 采桑子重阳 两首诗的一些问题
如题
(1)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被誉为“---------”,为历代所传诵.小令中点明季节的词是---------,点明具体时间的词是-----------.
(2)采桑子重阳调动了视觉和嗅觉写所见之景----------,所嗅之气-----------,表现了一种战斗者的----------的心情.
(3)天净沙球思这首小令是如何运用对比映衬手法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试结合具体语句谈谈你的理解.

【重阳节的图片】

1.秋思之祖,西风 ,夕阳西下
2.菊花,菊花香,乐观豪迈
3.《天净沙秋思》的艺术效果,又得力于成功地运用映衬技法.作者将许多相对独立的事物同时纳入一个画面之中,从而形成动与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更显出环境的幽静;“西风”与“古道”相映,使道路更见苍凉;在作者勾勒的秋景图上,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在秋风萧飒中一派灰暗,一面是落日的余晖给枯藤、老树、昏鸦涂上一抹金黄的颜色;“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从整个构图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但人是主体,景物是人活动的背景,把背景写充分了,主体就被烘托出来了.这正是相互映衬的妙用.

篇八:重阳节的图片

思念故乡、亲人、带有数字、颜色、植物、动物、地名、忧国忧民、送别的古诗两首短一点
要多少尽管说。对了,要常见的短一点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zhū yú)少一人.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
【唐】白行简
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余.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
雁尽平沙迥,烟销大漠虚.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
重阳夜集兰陵居与宣上人联句
【唐】李益
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
酒巡明烛刻,篱菊暗寻芳.
新月和秋露,繁星混夜霜.
登高今夕事,九九是天长.
重阳山居
【唐】司空图
此身逃难入乡关,八度重阳在旧山.
篱菊乱来成烂熳,家僮常得解登攀.
年随历日三分尽,醉伴浮生一片闲.
满目秋光还似镜,殷勤为我照衰颜.
婺州水馆重阳日作
【唐】韦庄
异国逢佳节,凭高独若吟.一杯今日醉,万里故园心.
水馆红兰合,山城紫菊深.白衣虽不至,鸥鸟自相寻.
重阳阻雨
【唐】鱼玄机
满庭黄菊篱边拆,两朵芙蓉镜里开.
落帽台前风雨阻,不知何处醉金杯.
重阳日至峡道
【唐】张籍
无限青山行已尽,回看忽觉远离家.
逢高欲饮重阳酒,山菊今朝未有花.
重阳夜旅怀
【唐】郑谷
强插黄花三两枝,还图一醉浸愁眉.
半床斜月醉醒后,惆怅多于未醉时.
重阳
【唐】赵嘏
节逢重九海门外,家在五湖烟水东.
还向秋山觅诗句,伴僧吟对菊花风.
九月九日
【唐】崔国辅
江边枫落菊花黄,少长登高一望乡.
九日陶家虽载酒,三年楚客已沾裳.

篇九:重阳节的图片

谁有小学四年级下册思品课《节日大观》的课件和配套教案?
我有急用,最好是上过优质课获奖的教案,可以直接拿来用的.我急用,【重阳节的图片】

中国的节日
教材分析:
本课的切入点是各民族的传统节日,以及现代社会为了整个地球与人类而特意设置的现代节日.
本课分三部分.“地球村”对在世界上有较大影响力的圣诞节、春节、狂欢节等节日的起源做了简单介绍.“节日风采”展示了澳大利亚帆船节、美国感恩节、非洲狂欢节等节日的活动.“知识窗”是以学生在对世界个民族传统节日了解、认识的基础上,渗透现代文明公民教育,列举了三个现代节日:“世界无烟日”、“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1、知道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们都有自己的节日.
2、了解春节、圣诞节的起源以及各个民族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具有与别人分享快乐的情感,珍视和热爱生活.
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春节、圣诞节的起源以及各个民族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难点:理解不同民族所产生的不同节日和独特的节日活动,并能尊重各民族的传统,分享节日的快乐.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红包(内有卡片)、资料、主要节日一览表、奖品等
学生:了解年的故事、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收集节日资料、了解世界各国其他传统节日、
活动过程:
一、听关键词,猜节日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过节吗?
2、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有关节日的关键词,就请大家先来猜猜是什么节日,好吗?知道在哪一天吗? 饺子,鞭炮,拜年(春节)正月初一
对我们小孩子来说,春节最开的心莫过于收到长辈的红包了.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红包,想不想得到老师的红包?老师要把红包送给那些上课积极发言的同学.
粽子,龙舟,香包,(端午节)五月初五
月饼,赏月,团圆,(中秋节)八月十五
像这些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土地上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并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的节日,我们把它们叫做中国的传统节日.除了这几个,还有吗?
2.(出示表格)我们来看看课前完成的调查表,比较上下两部分表格,从日期上看看,发现了什么?
小结:对呀,中国的传统节日多数都是按农历来过的,只有清明是按公历来过的,它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
教师小结:不说不知道,说了真奇妙!瞧,我们一下子罗列了那么多的节日.我们都是中国人,作为炎黄子孙,你印象中过得最隆重的节日是什么?(春节)
二、中国的传统节日——走近春节
1、说说来历——年的故事
春节俗称“过年”,这里还有一个关于年的故事,谁来说说?
春节是我们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也一直是全世界华人的传统节日,后来影响到其他国家,现在东南亚许多国家也都有过春节的习俗.
2、交流春节习俗
从出生到现在,我们也过了十几个春节了,你知道哪些关于春节的习俗?
(1)张贴春联
张贴春联是我国过年时的风俗习惯.(教师张贴春联)谁能读读老师贴的这副春联?
贴春联是有讲究的,它都是从右边到左边.学生读读教师张贴的一副春联后欣赏一组春联,说说春联里都透露着什么?(课件播放一组春联)
(2)张贴“福”字
贴“福”也是我国过年时的风俗习惯,它是怎么贴的呀?谁来给咱们的教室也贴个“福”字吧.说说,为什么要倒着贴呀?
是呀,人们在贴“福”字时倒着贴,也是为了图一个“福到了”的吉祥.祝愿大家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够福气满满.
(3)放鞭炮
过年时放鞭炮这风俗习惯也是有来历的,你知道放鞭炮是为了什么吗?
不过,随着社会的进步,为了环保和安全,人们开始使用电子鞭炮,同样可以起到喜庆的作用.
(4)压岁钱
谁知道给小辈压岁钱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吗?
压岁钱的“岁”与“祟”谐音,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就是希望压住邪祟,使小孩平安健康.
(5)吃团圆饭
是啊,在这一天,无论是远在国外的,还是近在本地的;无论是工作的,还是在外求学的;无论是身居要职的,还是普通的老百姓,他们都会想方设法地回家过年,与亲人团聚在一起,吃一餐团团圆圆的年夜饭.即使是实在无法回家过年的,他们也会打个电话,或者发个短信之类的问候自己的亲人,道个平安.
(6)挂中国结
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的装饰品,它的年代久远.“结”字也是一个表示力量、和谐,充满情感的字眼,它给人一种团圆、亲密、温馨的美感.它可以单独成为一件装饰品,也可以与其他的吉祥饰物搭配.
它最大的特点是每个结从头到尾都是用一根线编制而成,不管这根绳经过如何曲折的缠绕,总是不离不弃,始终围绕着它的起点.中国结是炎黄子孙心连心的象征.
中国结,不但中国人喜欢,外国人也喜欢.许多来华的外国人,离开时总不忘买几个回去送给亲朋好友.因为它带着东方的神韵,渗透了既古老又现代的文明,向世界传递着祥和和喜庆.
(7)拜年
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一年忙到头,平时有很多亲友难得有机会见面,春节走亲访友,互相拜年正是亲人间加深感情的最好时机.
(8)看春节联欢晚会
总结:放鞭炮、吃团圆饭、拜年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过年时的风俗习惯,这些习俗也体现着中国的春节文化,传递着团圆、喜庆、祥和和希望.
三、走近我国其他传统节日
(一)除了春节,你还能说说有关我国其他的传统节日的习俗或故事吗?
1、元宵节
你们知道为什么要舞龙灯吗?是呀,中国人是龙的传人,在古代,人们把龙当作一种吉祥物,人们用舞龙灯来祈祷龙的保佑,求得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除了舞龙灯,你知道还有哪些元宵节的习俗呢?(吃汤圆、猜灯谜、舞狮子等)
在这些习俗当中都透露着元宵文化,不同的节日,文化也不同.
2、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我们以此来怀念我们的革命烈士和去世的亲人.
3、端午节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1) 端午节的起源有很多种,流传最广的就是纪念屈原.
(2) 端午节的习俗很多都是人们希望避邪,祈求平安的美好心愿.
(吃粽子、赛龙舟、佩香囊、插艾草、菖蒲等)
虽然这位伟大的诗人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是他的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却流传至今.
4、七夕节
知道我们这儿在七月七这天有什么习俗吗?
5、中秋节
6、重阳节(老人节)
(二)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好多少数民族还有自己的特有节日呢,谁能说一说自己了解到的我国少数民族的节日.
少数民族节日:
彝族:火把节 农历六月二十一 插花节 农历二月八、
藏族:采花节 农历五月初五、 苗族:花山节 农历正月初三、
壮族:三月三 农历三月三、 傣族:泼水节 傣历新年(公历4月12日至14日)
四、走进世界节日
同学们,不仅我国的节日是丰富多彩的,外国也一样,也有许许多多节日.下面,让我们打开“世界之窗”,去感受缤纷的世界节日大观.
1、那么,你知道在西方国家,对于他们来说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又是什么?
(课件出示圣诞节的资料.)能说说你所了解的圣诞节吗?
(过圣诞节活动视频)
在西方国家,人们过圣诞节时,每家每户都要去砍一棵松、杉等常青树,把它打扮起来,上面挂着礼物,可以是长辈送给晚辈的,也可以是小孩子送给兄弟姐妹的,或长辈的.上面的礼物,你可以拿走你最心爱的,但西方国家的小朋友他们都很文明,如果自己选择的礼物也是他人所喜欢的,他们会把礼物送给对方.
老师这儿还收集了几张贺卡,请大家来比较一下,看看能发现什么?
总结:西方国家的圣诞节里也透露着西方文化.国家不同,节日不同,文化也不同.
2、 你还知道什么别的国家的节日?
请大家先在小组里说说你最喜欢或最了解的节日吧!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谁想把你最喜欢或最了解的节日介绍给大家听?
(可以用一句话简单说说自己对这个节日的了解.)
如:狂欢节 这是一个所有人的节日,在这天人们可以戴上可爱的面具,化上妆,在音乐声中尽情的欢乐.
五、闯关练习
同学们,通过一节课的研究交流,我们了解了世界上各个地区和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除了我们交流的,还有许多其他的节日,真是——节日大观.
现在老师要来考考大家,请收到红包的同学上台来拆开红包和大家共同分享其中的秘密.
节日知识擂台赛
1、必答题
(1)看图猜节日 元宵节 端午节 开斋节 狂欢节
(2)猜灯谜 汤圆 灯笼
2、抢答题
(1)我国的老人节也就是( ),老人在这一天或赏菊陶冶情操,或郊游以锻炼体魄.
(2)下面这首古诗描述了我国民间一个传统节日的景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个传统节日是( )
(3)在以下内容中,哪几项与中秋节起源的节俗完全相符?( )
(4)下面四则民间传说,你认为( )与元宵节的起源有关.
(出示中国结)同学们,红红的中国结是用一根红丝线缠绕而成的,喜气的中国结让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洋溢着喜庆,团结,象征着世界华人心连心.我把她送给四(2)的同学们,挂在你们的教室.除了给大家增添喜庆、祥和外,还可以了解更多的节日.
请大家每天去看看日期,当遇到明天是节日的时候,看谁最先告诉班里的同学和我,第一个告诉我的同学,可以得到一份小礼物哦.
六、总结提升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地球逐渐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各种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咱们中国人过起了洋节,如:圣诞节、感恩节等等,而很多外国人也都穿起了唐装,过上了中国的春节.这就是文化的交流,使传统节日也在互相影响.下节课,我们重点来研究研究现代节日.

【重阳节的图片】

篇十:重阳节的图片

晓霞班的同学组织郊游,下图是他们郊游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
下山路上,他们沿着图中的小河行进.请你说出小河的大致流向_________.
为了方便杨庄和柳庄之间的交通联系,同学们设计了一条公路,请你指出他们的设计错误.

1、明显是辨别东西南北(识图)
2、利用图来做设计,公里的话你就看等高线,坡度太陡的地方不要太长(等高线密集的地方)

推荐访问:有关重阳节的图片大全 有关九九重阳节的图片

上一篇:祖国在我心中内容(共10篇)
下一篇:食品与健康(共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