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堂网
 手抄报 |  手机版 

栏目类型

手抄报

节约粮食手抄报(共9篇)

时间:2018-01-18 来源:手抄报 点击:

篇一:节约粮食手抄报

关于节约粮食的手抄报
要内容,不用太多也不要太少

图片: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m=ps&word=%BD%DA%D4%BC%C1%B8%CA%B3%CA%D6%B3%AD%B1%A8资料:爱惜粮食 为国分忧 ☆☆同学们,当我们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当我们唱起雄...

篇二:节约粮食手抄报

节约粮食手抄报的内容是什么?

由雷锋的勤俭节约的精神所想到的
雷锋有句名言“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这是雷锋的座右铭,雷锋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短暂的一生中,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他勤俭节约,努力工作,不怕艰难困苦,严格要求自己,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这种勤俭节约的精神曾影响了几代人.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雷锋的这种勤俭节约精神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意识中逐渐淡薄了,生活上互相攀比,大手大脚,不珍惜环境,浪费资源等不良行为屡见不鲜.本月的22日是世界水日,此时此刻又使我们想到了雷锋的勤俭节约精神,就拿最普遍的水资源来说,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知道去爱惜,而浪费挥霍,但同学们是否知道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并不丰富,只有2300立方米左右,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水的缺口越来越大,目前我国农业灌溉每年平均缺水300多亿立方米,全国农村还有3000多万人饮水困难,全国有400多个城市缺水,缺水较严重的城市有110多个,全国城市日缺水量为1600万立方米,每年因缺水影响城市工业产值2000亿元以上,影响城市人口约4000万人,造成我国缺水的重要原因就是人为的浪费和挥霍,没有合理利用以及水源污染等问题,使水资源更加缺乏.
我们现在谈学习,说理想,可是如果有一天我们连最基本的水资源都浪费尽了,我们还怎样生活呢!更不要说学习和理想了,不要让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人类的眼泪,从节水的角度我们需要雷锋精神,推而广之,雷锋的勤俭节约精神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社会的发展呼唤雷锋精神呢,人民的生活需要雷锋精神,新世纪更需要雷锋精神,只有我们树立长期学雷锋的思想,制定强有力的措施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常抓不懈,雷锋精神才能在各个方面不断发扬光大,在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显出强大的生命力.
让雷锋精神渗透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伴随我们的一生.
要节约用电
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电.有了电,机器可以转动,能织布,能灌溉;有了电,电灯会亮,收音机会响,电视机屏幕能出现图像;有了电,就能通电话、发电报……电的用处这么大,那你知道电是从哪儿来的吗?
电是发叫机发出来的.就拿火力发电来说,煤矿工人把煤从地下采掘出来,火车\轮船把它运到发电厂,发电厂的工人把煤块磨成煤粉,再把煤粉送到高大的锅炉,把锅炉里的水烧成蒸气,蒸汽推动汽轮机,汽轮机带动发电机,才能发出强大的电.你们看,每度电凝结着多少工人叔叔的辛勤劳动啊!
你们知道一度电的作用吗?一度电的需求越来越大.尽管电力工业发展很快,发电量大幅度增长,还是赶不下需要.那怎么来解决这处问题呢?一方面电业工人日夜历战,多发电多供电,另一方面要大力节约有用电.
同学们该怎样节约用电呢?首先要养成随手关灯的好习惯,不论是学校的还是家里的电灯,不用就要随手关掉.另一方面还要注意用电安全:不要摇晃电线杆和电线;不要在高压线旁放风筝;不要朝电线上乱扔东西;不要拾掉下来的电线;不要用湿手去摸电器等.不然就可能造成重事故,浪费大量电力,还会有生命危险.
要节约用水
水,天上、地下、江湖海里都有.对于节约用水,同学们总觉得不如节节约别的东西那么重要.有的同学开水龙头、洗脚、洗毛笔,有同学一喝开水,而是嘴对着水龙头喝自来水,水声哗哗,一点也不心疼.
水,真的不值线吗?节约用水真的不重要吗?不全世界的水百分之九十三是咸水,不能喝.淡水只占有百分之七,而能喝的水只有百分之零占八.全世界五十亿人口,就靠饮用这只占百分之零点八的淡水,看,水多可贵呀!
虽然每人每天有三升水就能维持生活,但实际上城镇居民每人每天做饭、洗衣服、洗菜……样样离不开水,耗水多达几百升.除此之外,种地和工业生产离不开水.如:炼钢、轧刚需要水冷却;纺纱织布车间为了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需要用水调节;建筑施工离不开水;造纸、发电……衣食住行,哪一样能离得开水呢?
人几天不吃饭可以活下去几天不喝水却不行.人类要生存就离不掉水,可见节约用水是何等的重要.
那我们每天用的自来水是怎么来的呢?是自来水厂的工人叔叔将江河水或地下水引进工厂,把水放在沉淀池,加入药物消毒杀菌,除掉有害万分和杂质,这样道道把关,地下还埋了许多管子.这些管子是一根根结起来的,它是许多水厂工人叔叔日夜辛勤劳动的成果.当我们拧开水龙头的时候,就应该想到,流出来的水里面包含着多少工人叔叔的辛勤劳动啊!
同学们,你们知道节约用水的意义吗?请看一笔帐:一吨水大约可供炼钢150千克,发电每小时一千度,生产化肥500千克,织布220米,磨面粉34袋."滴水成河",如果人人节约用水,积累起来,就可以派上多在的用处啊!
同学们,我们是国家的小主人,从小就要养成节约用水的好思想、好习惯.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校外,都要注意节约用水.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做一个节约用水的好孩子.
爱惜粮食 为国分忧
☆☆同学们,当我们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当我们唱起雄壮的国歌时,我们心中充满了自豪和幸福.我们为自己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而自豪,我们为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歌唱.但同时,你们有没有为我们的祖国忧愁呢?
我国人口众多.世界上平均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根据1990年人口普查统计,我国人口已达十二亿.而我国的耕地面积呢?仅仅占世界耕地面积百分之七,却养活着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成为我国第一个大问题.你们为我国这一最大的问题忧虑过吗?
不错,我们有共产党的领导,我们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早已解决了旧中国几千年没法解决的人民吃饭问题.我们应该为之自豪!可是,透过下面的数字,我们也应该看到,沉重的人口包袱不仅使吃饭成为一个大问题,而且也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
有这么一组数据.1998年我国谷物、棉花,肉类的产量均占世界第一位.可是按人口平均,人均有粮食仅362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还低,甚至低于一些发展中的国家.更令人感慨的是,新中国的今天不是比一千多年前的唐宋王朝不知多了多少倍吗?可是由于人口猛增,人均占有粮食竟比唐宋时代还少了200多公斤.
有人打过这样一个比方,12亿人口的嘴加在一起,比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还要大.这真是一张大嘴!光是每年新增加的一千五百万人就要吃50亿公斤的粮食!所以,增产粮食,节约粮食,对我们的国家更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同学们都知道联合国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把世界粮食日的那一周定为节粮周.我们要开展各种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主题活动,真正达到《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得出的"爱惜粮食"的要求!今天,我们知道了国情,进一步明确了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特殊意义,我们每个同学都要从现在做起,要拿出实际行动,为党为国家分忧,把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顶一夏【节约粮食手抄报】

篇三:节约粮食手抄报

四年级环保如何节约用油手抄报

【节约粮食手抄报】

环保知识手抄报资料
节约用电,保护资源,减少污染.
电是我们每一位小学生每天都会接触到的,也是我们每天学习生活都离不开的,但是现在消耗惊人.所以用电时的一举一动,都要从节约出发.
在我国,发电主要靠燃煤,而地球上的煤是有限的.按现在的耗用速度,全球的煤将在250年内消耗.到那之后,我们将无任何煤留给我们的后代.
节约用电,就是节约煤,也更是直接为减少大气污染做贡献.因为酸雨是因煤炭燃烧形成的,它能强烈的腐蚀建筑物,并能使土壤和水质酸化,导致粮食减产,草木鱼虾死亡.据计算,我国仅西南,华南酸雨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就达140亿万元.
节约用电,能够减缓地球变暖.由于煤碳燃烧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像一个罩子一样阻隔地面的热量向天空外散发,产生了温室效应,如果地球温度升高,会引起干旱或洪水,还会使冰山融化.如果地球上的冰山全部融化,海拔较低的国家和岛屿就会消失.

篇四:节约粮食手抄报

求“勤俭节约,从我做起”黑板报,要求如下
要有新意,不抄袭其它人的;

勤俭节约从我做起黑板报资料:

  从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着一个叫吴成的农民,他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十分美满.
  相传他临终前,曾把一块写有“勤俭”两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告诫他们说:“你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就一定要照这两个宇去做.”后来,兄弟俩分家时,将匾一锯两半,老大分得了一个“勤”字,老二分得一个“俭”字.
  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悬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年五谷丰登.然而他的妻子却过日子大手大脚,孩子们常常将白白的馍馍吃了两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里就没有一点余粮.
  老二自从分得半块匾后,也把“俭”字当作“神谕”供放中堂,却把“勤”字忘到九霄云外.他疏于农事,又不肯精耕细作,每年所收获的粮食就不多.尽管一家几口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毕竟也是难以持久.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是空空如也.
  他俩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将“勤”“俭”二字踩碎在地.这时候,突然有纸条从窗外飞进屋内,兄弟俩连忙拾起—看,上面写道:“只勤不俭,好比端个没底的碗,总也盛不满!”“只俭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穷挨饿!”兄弟俩恍然大悟,“勤”“俭”两字原来不能分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吸取教训以后,他俩将“勤俭持家”四个字贴在自家门上,提醒自己,告诫妻室儿女,身体力行,此后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

篇五:节约粮食手抄报

世界水日手抄报内容

节约用水,我们共同的责任

千年之首,“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主题分别是“卫生用水”和“加强节约和保护,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看着这样的主题,我们不禁想起那句警世名言:如果我们不珍惜宝贵的水资源,那么地球上最后的一滴水很有可能就是我们的眼泪!

水资源,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危机”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是不可缺少、不可代替的特殊资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就没有文明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世界上的水资源是有限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须与水的供应相适应,不能无限制地采水用水,不能超越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当今世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淡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同时,由于不合理的利用,本来短缺的淡水资源日益紧张.
我国的水资源短缺,由来以久.从历史上来看,我国是干旱发生频繁的国家,素有“十年九旱”之说.在2200多年的历史文献记载中,发生大的旱灾就达1300次之多.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左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我国水资源不仅人均占有量少,而且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长江以北水系流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3.5%,水资源却占全国的19%.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水的缺口也越来越大.目前我国农业灌溉每年平均缺水300多亿立方米,全国农村还有3000多万人饮水困难.全国有400多个城市缺水,缺水比较严重的城市有110多个,全国城市日缺水量为1600万立方米,每年因为缺水影响工业产值2000亿元以上,影响城市人口约4000万人.
除了我国,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存在严重缺水问题.
联合国水资源大会指出:“我们正进入一个新的水资源紧缺时代”.全球日益加剧的水危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1972年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和1977年的联合国水事会议就曾向全世界发出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项严重的社会危机,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就是水.”世界各国都开始对水问题给予前所未有的重视,逐渐对水资源危机形成共识.1995年8月世界银行调查统计报告公布:拥有世界人口40%的26个国家正面临水资源危机,这些国家的农业、工业和人民的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发展中国家约有10亿人喝不到清洁水,17亿人没有良好的卫生设施,80%的疾病由饮用不洁水引起,并造成每年2500万人死亡.1999年“世界水日”,联合国发出警告,随着人类生产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世界用水量正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每15年用水总量就翻一番,除非各国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否则,在2025年前,地球上将有二分之一以上的人口面临淡水资源危机,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得不到清洁的饮用水.水资源的短缺已成为当今全球性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合理利用水资源,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而节约用水是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关键所在,是最快捷、最可行、最广泛有效地维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之一.
节约用水,我们共同的责任
可以说,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节水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存在着距离.
农业,是水资源的用水大户,也是水资源的浪费大户.在我国,“土渠输水、大水漫灌”的农业灌溉方式目前还仍在普遍沿用,灌溉用水一半在输水中就渗漏损失了,灌溉用水的利用系数大多只有0.4,不足一些发达国家的一半水平.我国每平方水灌溉后增产粮食0.5公斤,发达国家则可达2公斤.工业,因为现有用水设施技术落后,目前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103立方米,美国是8立方米,日本只有6立方米,是发达国家的10~20倍;我国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仅为40%左右,而发达国家平均为75%~85%.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不讲节约、铺张浪费的现象十分严重,节水教育任重道远.仅北京市一年跑冒滴漏的水就达36万吨.同样是缺水的以色列,不仅居民冲厕与洗手是两套管道,就是冲厕也分大便和小便两个按钮.正是水忧患意识极强的以色列人,发明了农业滴灌技术
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是我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时期.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用水量将大幅度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更趋尖锐.据预测,全国遇中等干旱年要实现水资源大致供需平衡,在考虑采取严格节水措施的基础上,2010年总需水量为6988亿立方米,2030年为8000亿立方米,2050年至少需8500亿立方米,分别需要比1995年供水能力5500亿立方米增加1500亿立方米、2500亿立方米及3000亿立方米.由此可见,用水的缺口是相当大的.我们只有坚持开源节流并举、把节流放在首位的方针,进一步强化节水工作,实现以节水为中心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努力实现供需的基本平衡,才有可能顺利实现长远的经济发展目标.
节约用水,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我们共同的事业,更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世界淡水资源
许多人把地球想象为一个蔚蓝色的星球,其71%的表面覆盖着水.其实,地球上97.5%的水是咸水,只有2.5%是淡水.而在淡水中,将近70%冻结在南极和格陵兰的冰盖中,其余的大部分是土壤中的水分或是深层地下水,难以开采供人类使用.江河、湖泊、水库及浅层地下水等来源的水较易于开采供人类直接使用,但其数量不足世界淡水的1%,约占地球上全部水的0.007%.全球每年降落在大陆上的降水量约为110万亿立方米,扣除大气蒸发和被植物吸收的水量,世界上江河径流量约为42.7万亿立方米,按1995年的世界人口计算,每人每年可获得的平均水量为7300立方米.由于世界人口不断增加,这一平均数已较1970年下降了37%.
节水小方法
节约用水,利在当代,功在千秋,这是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起研究出一些生活节水小方法:
一、淘米水洗菜,再用清水清洗,不仅节约了水,还有效地清除了蔬菜上的残存农药;
二、洗衣水洗拖帕、帚地板、再冲厕所.第二道清洗衣物的洗衣水擦门窗及家具、洗鞋袜等;
三、大、小便后冲洗厕所,尽量不开大水管冲洗,而充分利用使用过的“脏水”;
四、夏天给室内外地面洒水降温,尽量不用清水,而用洗衣之后的洗衣水;
五、自行车、家用小轿车清洁时,不用水冲,改用湿布擦,太脏的地方,也宜用洗衣物过后的余水冲洗;
六、冲厕所:如果您使用节水型设备,每次可节水4一5kg;
七、家庭浇花,宜用淘米水、茶水、洗衣水等;
八、家庭洗涤手巾、小对象、瓜果等少量用水.宜用盆子盛水而不宜开水龙头放水冲洗;
九、洗地板:用拖把擦洗,可比用水龙头冲洗每次每户可节水200kg以上;
十、水龙头使用时间长有漏水现象,可用装青霉素的小药瓶的橡胶盖剪一个与原来一样的垫圈放进去,可以保证滴水不漏;
十一、将卫生间里水箱的浮球向下调整2厘米,每次冲洗可节省水近3kg;按家庭每天使用四次算,一年可节药水4380kg.
十二、洗菜:一盆一盆地洗,不要开着水龙头冲,一餐饭可节省50kg;
十三、淋浴:如果您关掉龙头擦香皂,洗一次澡可节水60kg;
十四、手洗衣服:如果用洗衣盆洗、清衣服则每次洗、清衣比开着水龙头节省水200kg;
十五、用洗衣机洗衣服:建议您满桶再洗,若分开两次洗,则多耗水120kg;
节约用水标语
1、节约用水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
2、努力创建节水型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
3、大力普及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
4、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全社会共同责任.
5、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
6、国家实行计划用水,厉行节约用水.
7、惜水、爱水、节水,从我做起.
8、坚持把节约用水放在首位,努力建设节水型城市.
9、节约用水、造福人类,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10、依法管水,科学用水,自觉节水.
11、强化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节约和保护城市水资源.
12、努力建立节水型经济和节水型社会.
13、保护水资源,促进西部大开发;节约每滴水,共同创建节水城.
14、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15、水是生命的源泉、工业的血液、城市的命脉.
16、珍惜水就是珍惜您的生命.
17、请珍惜每一滴水.
18、世界缺水、中国缺水、城市缺水,请节约用水.
19、浪费用水可耻,节约用水光荣.
20、水是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
21、节约用水,重在合理用水,科学用水.
22、树立人人珍惜、人人节约水的良好风尚.

篇六:节约粮食手抄报

以环保与科技为主题的手抄报的内容【节约粮食手抄报】

节约用电,保护资源,减少污染.
电是我们每一位小学生每天都会接触到的,也是我们每天学习生活都离不开的,但是现在消耗惊人.所以用电时的一举一动,都要从节约出发.
在我国,发电主要靠燃煤,而地球上的煤是有限的.按现在的耗用速度,全球的煤将在250年内消耗.到那之后,我们将无任何煤留给我们的后代.
节约用电,就是节约煤,也更是直接为减少大气污染做贡献.因为酸雨是因煤炭燃烧形成的,它能强烈的腐蚀建筑物,并能使土壤和水质酸化,导致粮食减产,草木鱼虾死亡.据计算,我国仅西南,华南酸雨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就达140亿万元.
节约用电,能够减缓地球变暖.由于煤碳燃烧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像一个罩子一样阻隔地面的热量向天空外散发,产生了温室效应,如果地球温度升高,会引起干旱或洪水,还会使冰山融化.如果地球上的冰山全部融化,海拔较低的国家和岛屿就会消失.
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是肯定要迈入下一个世纪的,他们很多都为全球日益变暖而脆弱.德国192所学校的13.5万儿童发誓要让自己所居住的社区中造成温室效应的有害气体减少10%.他们换上节能灯,拒绝用空调,放弃用汽车,选用自行车.经过7个月的努力,他们已达到了目标.
转眼间,我们又进入了美丽的六月,这是植树造林,绿化国家的大好时机,为了创造良好的绿色家园,保护好生态环境,我建议同学们:
热爱大自然,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珍惜动物.

篇七:节约粮食手抄报

地理电子手抄报
初二水平的就可以 有4页的内容

1、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纬度位置及优越性: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一小部分在 (热带) ,没有(寒带 ) .气候差异大,为发展( 多种农业经济 )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及优越性:(1)位于( 亚)洲的东部, (太平 )洋的西岸,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 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 降水 ) 丰富,有利(农业)生产;(2)海陆兼备,东部地区有利与( 海外各国友好往来 ) ;西部地区(深入亚欧大陆内部 ) ,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便于对外( 交往和合作 ) (3)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
●我国领土面积(960万 )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 加拿大),居世界第三.陆上邻国14个.逆时针依次为朝鲜、( 俄罗斯)、( 蒙古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 )、(老挝 )、越南.陆上疆界2万多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韩国、(日本 )、菲律宾、(马来西亚 )、文莱、(印度尼西亚 ).
2、我国的人口
●人口总数:2000年( 12.95 )亿.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 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以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为界,( 东部 )地区人口密度大,( 西部 )地区人口密度较小.(我国西部地区人口稀少,但资源丰富,在西部大开发时,应注意什么问题?西部地区具有资源优势,但自然环境相对脆弱.在目前人、地、水、土矛盾已相当尖锐的条件下,开发西部,一定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不能先开发后再治理.)
●人口国 策: 实行计划生育.
●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我国的民族
●我国共有(56 )个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 汉 )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壮 )族.
●汉族分布特点: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 ( 中部 )和(东部)最为集中.
●少数民族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 东北 )、( 西北 )、(西南 ).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 )族.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少数民族风情:
( 蒙古 )族的那达慕大会
( 傣族 )族的泼水节、孔雀舞,
(藏族 )族的集体舞、藏历年,
(朝鲜 )族的长鼓舞等.
4、我国的地形
●我国地形的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山区在开发和保护方面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1)山区地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较大.
(2)在开发利用山区时,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避免山地灾害( 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发生.
●我国地势特征:(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阶梯的分界线 海拔高度 主要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 一、二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二、三级阶梯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4000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第二级阶梯 1000—2000米 高原、盆地 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 丘陵、山地、平原、盆地相间分布 东南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对我国的气候、河流、交通产生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
(2)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河流在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流动时,落差大,产生巨大水能.
(3)对交通的影响: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西侧 东侧
①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②太行山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③巫山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④横断山脉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或云贵高原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北侧 南侧
⑤昆仑山脉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⑥天山山脉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山脉构成地形骨架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
(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际
(黄土高原)黄土广布、地表千沟万壑
(云贵高原 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显着
●四大盆地
面积最大的盆地是( 塔里木盆地)盆地
海拔最高的盆地是( 柴达木 )盆地
纬度最高的盆地是(准噶尔)盆地
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最优越的盆地是(四川)盆地
●主要山脉走向:东-西走向:天山山脉――阴山山脉
昆仑山脉――秦岭
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脉――-武夷山脉
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横断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祁连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5、我国的气候
●根据活动积温,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5个温度带
. 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此外还有一个地势较高的高原气候区.
(1)热带 亚热带 暖温带 中温带 寒温带 高原气候区
(2)0
(3)暖温带
(4)琼 台 粤 桂 云或滇
(5)一 三
(6)②亚热带 ③暖温带
●依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我国可以划分
为4个干湿地区( 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干湿区 湿润区 半湿润区、 半干旱区、 干旱区.
植被 森林 森林草原、 草原 、荒漠.
农业类型 种植业(水田农业) 种植业(旱地农业) 畜牧业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说出下列地理现象存在差异的原因: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特殊的“鱼米之乡”的景观得益于( 雨热同期的季风 )气候.
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青藏高原处在大体相同的纬度上,但气候差别很大的原因是(地势(青藏高原海拔高 ))因素;
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阿拉伯半岛大体相同的纬度上, 气候差别很大的原因是受(海陆位置 )和( 夏季风 )的影响.北京与乌鲁木齐纬度大致相当,但降水却有很大的差别.(海陆位置、夏季风)
在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不同的果树;不同的温度带内熟制也不同;南北传统民居的建筑结构也不同.原因是(纬度因素 )
东西植被不同;东西农业类型不同,东部以耕作业为主,西部以畜牧业为主;东西部房屋屋顶的结构不同,东南部多钭顶房,西北部多平顶屋.(降水量不同)
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气候复杂多样 )
②形成不同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气候复杂多样 )
③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各有不同,如:四川、湖南等地冬季比较阴冷潮湿爱吃辣椒;南方人爱吃米饭,北方人爱吃面食.(气候复杂多样 )
④人们的服饰也因为适应气候而多姿多彩(气候复杂多样 )
,如:西藏的藏袍就是为了适应西藏日较差大的气候特征的(地形);⑤各地的建筑特点不同,北方的屋顶斜度较小,墙体较厚,南方的屋顶斜度较大(气温、降水);⑥对.……
(1)①7;②7、8;③4、5、6、7、8;④4、5、6、7、8、9
(2)夏秋多冬春少
(3)广州、哈尔滨;我国的雨带推移是自南向北推进.
(4)因为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迟、雨季长;我国北方雨季开始迟、结束早、雨季短
●季风气候带来的灾害性天气( 寒潮 )、( 台风)、(水旱灾害 )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1) 从图中读出我国的气候特点: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 季风 )气候显着.
(2)三明属于( 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
7、我国的河流
●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河流的名称
① 黑龙江
② 松花江
③ 鸭绿江
④黄河
⑤ 长江
⑥ 珠江
⑦ 雅鲁藏布江
⑧ 塔里木河
⑨ 额尔齐斯河
●列表对比长江、黄河
项目 长江 黄河
发源地 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 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
源头 沱沱河 约古宗列渠
流经省区 青、川 、藏、滇、渝、鄂、湘、赣、皖、苏、沪 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
流经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主要支流 嘉陵江、汉江、赣江等 洮河、湟水、渭河等
流域范围 位于秦岭与南岭之间 位于阴山与秦岭之间
开发 水能(上游)、航运 水能(上游)
治理 兴建中上游防护林 (略,见下表)
●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案.
河 段 上 游 中 游 下 游
产生的主要灾害 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 水土流失 地上河
产生灾害的原因 气候趋于干旱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黄土高原的土层舒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 黄河进入下游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
治 理 植树种草 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加固黄河大堤
8、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资源总量丰富)、( 但人均不足.)

土地资源类型 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类型
耕地 季风区 湿润、半湿润区 东部的平原、低缓丘陵、盆地
森林 湿润区 山地
草地 非季风区 半干旱区 高原
未利用土地 半干旱区 西部的盆地、高原
●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没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我国水资源时间、空间分布特点: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空间上:南丰北缺.
●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办法: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例如:三峡和小浪底水利枢纽.
●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有效办法之一:跨流域调水.例如:南水北调工程,引滦入津工程,引黄济青工程.
●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9、我国的交通
●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东密西疏
●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
①兰新线 ②青藏线(未建成) ③包兰线 ④京九线
⑤宝成线 ⑥成昆线
东西向:京包线(北京—包头)—包兰线(包头—兰州);
陇海(连云港—兰州)—兰新线(兰州—乌鲁木齐);
沪杭(上海-杭州)—浙赣(杭州—株洲)—湘黔(株洲—贵阳)—贵昆(贵阳—昆明)线
南北向:京哈线(北京—哈尔滨);京沪线(北京—上海);
京广线(北京—广州);京九线(北京—九龙)
焦柳线(焦作—柳州);
宝成线(宝鸡-成都)——成昆线(成都—昆明)
我国主要的交通枢纽及经过的铁路干线:
北京:(京哈线)、(京包线)、(京广线)、(京沪线 )、(京九线).
徐州:(陇海线)、(京沪线).
郑州:(陇海线)、(京广线).
兰州:(陇海线)、(京包线)(包兰线).
●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略)
9、我国的农业
●农业的地区分布:
东、西部差异:
西部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东部
种植业 畜牧业 种植业 林业 渔业
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四大牧区 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 东北、西南的天然林区,东南的人工林区 东部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南、北方种植业的差异:
地区 耕地类型 作物熟制(一年几熟) 主要作物
粮食作物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秦岭-淮河以北 旱地 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 小麦 花生 甜菜
秦岭-淮河以南 水田 一年两熟、一年三熟 水稻 油菜 甘蔗
●三大棉区:
●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P102图4.16填充图册P32五)
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
●农业生产还受当地(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这也是发展农业需要充分考虑的因素.
10、我国的工业
●工业分布特点:(沿海)、(沿河)、( 沿交通线)
●工业的空间分布:
(1) 京广、京哈、京沪等铁路沿线的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2) 黄河流域的(能源开发 )工业带.
(3) 长江沿线的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4) 沿海地区的(长江三角洲)、(辽中南)、( 京津唐) 、( 珠江三角洲地区)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 特征:从业的科技人员比重大;开发研究的费用比例大;产品更新快.
(2) 分布特点:大多依附大城市,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3) 开发侧重点:沿海地区侧重(科技园区型) 高新技术产业;沿边地区侧重(贸易导向型)型产业;内陆地区侧重与(国防军事类)有密切关系的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依附于大城市,分布特点呈(大分散)、(、小集中)
●举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上海:优化调整了工业的产业结构.(上海工业的变化)
北京:增长速度快,促进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中关村对北京经济发展的贡献)
互联网: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网络购物、SOHO族、网络社区等)

【节约粮食手抄报】

篇八:节约粮食手抄报

谁能给个节约粮食的小报内容

节粮节粮,所谓的节粮,就是节约粮食,虽然就两个字,读起来很容易,但是做起来就不一定容易了.
爱粮节粮须知人人有责.在平时在学校吃中饭时又有谁能真正做到节约粮食呢!
据北京垃圾渣土管理处统计,今年北京市食品垃圾呈现上升趋势,竟然占垃圾总量的17%左右,平均每天产生的剩菜剩饭泔水就有一千六百吨之多,以至于市环卫局垃圾分选站在回收类别中专门增加了“馒头类”的回收项目.一千六百吨的食品垃圾是个什么概念!北京市每年从餐桌上倒掉的五十八万四千吨主副食,可以一年养活贫困地区二十一万人!
多少年来,粮食一直是困扰我们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制约因素.近年来,我们在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日常生活中粮食消费的比例逐步减少,各种粮食替代品不断增加,于是乎,“民以食为天”的观念似乎越来越淡漠了.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中国的粮食已经足够多了,提倡节约粮食没有必要了,节约粮食成了被遗忘的话题,各种形式的浪费现象日趋严重.
谁都知道,节约用粮、珍惜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珍爱粮食的佳句与佳话.如今我们的粮食虽然多了,比较富裕了,但节粮的传统美德不能丢,节粮的话题不能被遗忘.
希望我们大家能够珍惜每一粒粮食.

篇九:节约粮食手抄报

浪费粮食的现象和节约粮食

关于浪费与节约粮食的文稿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首人人耳熟能详的唐诗,道出了节约粮食,
合理用餐的文明理念.你知道吗?每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可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
提高,节约粮食意识已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观念.据最新一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200亿公斤的粮食被浪
费掉,餐桌上的食物浪费平均为40%,每年价值达3200亿元.民以食为天,尤其是在我们这个人口大国,
粮食维系着国家的安全.与此同时,我国贫困人口的绝对数也很大,按照每人每天1美元的联合国标准,
中国仍有1.5亿贫困人口,他们的温饱都成问题.因此节约粮食应成为公共意识和国家战略. 全国政协常
委、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武维华曾表示,全国每年浪费的食物总量可养活2.5亿人至3亿人,节约粮食是保证
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
“近日,温家宝总理关于节约粮食反对食品浪费提出了"首先从公务活动和机关做起"的要求,国家有关部
门也发出了《关于在中央国家机关开展节约粮食反对食品浪费的通知》,即将出台我国第一部关于粮食的法
律,将涵盖粮食生产、流通、供给、产业发展、粮食安全等方面.现在物资丰富了,不少人已经没有了饥
饿的概念,浪费粮食现象时有发生.今年,国家粮食局发出的自愿参加24小时饥饿体验活动的倡议书,希
望民众积极响应,并联合其他单位,通过24小时饥饿体验,唤醒饥饿记忆,让大家对粮食危机有了更直接
深刻地认识并呼吁全国民众爱惜粮食.

推荐访问:节约粮食手抄报大全 节约粮食手抄报内容

上一篇:中秋板报设计图案大全(共10篇)
下一篇:爱牙护齿手抄报(共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