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堂网
 教案 |  手机版 

栏目类型

教案
语文知识 > 教案 > 正文

燃放烟花爆竹(共10篇)

时间:2017-10-14 来源:教案 点击:

篇一:燃放烟花爆竹

如何正确燃放烟花爆竹

1、所有的烟花爆竹产品都应在室外燃放.2、严格按照产品上的说明选择符合要求的场地正确燃放:①正确选择烟花爆竹的燃放地点,严禁在繁华街道、剧院等公共场所和山林、有电的设施下以及靠近易燃易炸物品的地方进行燃放.燃放烟花爆竹要遵守当地政府有关的安全规定.②烟花的燃放不可倒置.吐珠类烟花的燃放最好能用物体或器械固定在地面上进行,若确需手持燃放时,只能用手指掐住筒体尾端,底部不要朝掌心,点火后,将手臂伸直,烟花火口朝上,尾部朝地,对空发射.禁止在楼群和阳台上燃放.③喷花类、小礼花类、组合类烟花燃放时,平放地面固牢,燃放中不得出现倒筒现象,点燃引线人即离开.④燃放旋转升空及地面旋转烟花,必须注意周围环境,放置平整地面,点燃引线后,离开观赏,燃放手持或线吊类旋转烟花时,手提线头或用小竹杆吊住棉线,点燃后向前伸,身体勿近烟花.燃放钉挂旋转类烟花时,一定要将烟花钉牢在壁或木板上,用手转动烟花,能旋转的好,才能点燃引线离开观赏.⑤手持烟花不应朝地面方向燃放.⑥爆竹应在屋外空处吊挂燃放,点燃后切忌将爆竹放在手中,双响炮应直竖地面,不得横放.3、消费者还应注意:燃放烟花爆竹产品要保持警觉、清醒的头脑,思想意识不正常或喝酒后,请不要燃放烟花爆竹产品.未成年的小孩慎用烟花爆竹产品.4、点燃方式:明确点火部位,采用烟或香点,侧身点燃后(严禁身体任何部位正对产品的燃放轨迹方向),人即离开到安全位置.5、万一出现异常情况,如熄火现象,千万不要再点火,更不许伸头、用眼睛靠近观看,也不要马上靠拢产品,停止燃放其它产品,等明确原因,再行处理,一般为15分钟后再去处理.

篇二:燃放烟花爆竹

描写燃放烟花爆竹的语句

1、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荆楚岁时记》曾经这样记载:
正月初一,鸡叫头一遍时,大家就纷纷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来逐退瘟神恶鬼.
3、南昌诗人来鹄的《早春》:
新历才将半纸开,小亭犹聚爆竿灰.
4、《中国实业》:
湘省爆竹之制造,始于唐,盛于宋,发源于醴陵、浏阳.
5、《神异经》上说:
西方山中有焉,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热,名曰山魈惊惮,后人遂象其形,以火药为之.
——这是爆竹起源最早的记载,说明当初人们燃竹而爆,是为了驱吓危害人们的山魈.据说山魈最怕火光和响声,所以每到除夕,人们便“燃竹而爆”,把山魈吓跑.这样年复一年,便形成了过年放鞭炮、点红烛、敲锣打鼓欢庆新春的年俗.
6、明朝人写的《鞭春牛》一诗:
年年春打六九头,烟火爆竹放未休.
五彩旌旗喧锣鼓,围看府尹鞭春牛.
——诗中可见,明代时期的立春民俗仍沿袭流行“鞭春牛”,各府都由长官亲自主持该仪式,亲策耕牛下田开耕,倡导人们重视春耕生产.仪式盛况可见一斑,都要燃放烟花爆竹以示喜庆,还要锣鼓喧天渲染气氛,满城遍插五彩旗帜营造节日情景,立春的重要性、全民参与性毕现无遗.
7、唐诗《早春》中的诗句:
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
8、《武林旧事·岁除》中曾有记载:
至于爆仗……内藏药线,一爇连百余不绝.
——说的是将许多小型爆仗用药线串在一起,称“爆仗”,引燃后响声不绝.但也称“爆竹”.
9、南北朝的《荆楚发时记》中有记载:
说当时在节日或喜庆之日,为了能驱除山鬼,“用火烧竹,爆裂发声”,称为“爆竹”.
10、元人赵孟頫的千古名诗《赠放烟火者》:
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柳絮飞残铺地白,
桃花落尽满阶红.后夜再翻花上锦,不愁零乱向东风.
——诗歌再现了烟花的绚丽多姿.
11、隋炀帝《正月十五日放通衢灯夜升南楼》: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月影凝流水,春风含夜梅.
——写花则情满于花,咏灯则意溢于灯.
12、唐诗人张说《岳州守岁二首》:
桃枝堪辟恶,爆竹好惊眠.歌舞留今夕,犹言惜旧年.
——烟花为煤,抒继往之情,倾开来之意,把华夏儿女革故鼎新、复兴社稷的民族情怀刻画得入木三分.
13、宋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它千百度.蓦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代烟花发展到“集百巧于一架”的组合焰火,经久不息,蔚为壮观.烟花诗词步入灿烂辉煌.诗词借烟花为载体,表达了炎黄子孙向往新生活的民族精神.感人肺腑,催人奋进.
14、明人瞿佑的《烟火戏》:
天花无数月中开,五采祥云绕绛台.堕地忽惊星彩散,飞空旋作雨声来.怒撞玉斗翻晴雪,勇踏金轮起疾雷.更漏已深人渐散,闹竿挑得彩灯回.
——明代烟花提升到高级烟火戏,演幻出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烟花诗词琳琅满目.上乘之作当首推这首诗作.诗作以壮丽的画卷,揭示了烟花在华夏民俗中的核心地位.
15、明人黎淳《爆竹》:
自怜结束小身材,一点芳习未肯灰.时节到来寒焰发,万人头上一声雷.
——诗文讴歌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
16、道光皇帝诗曰:
爆竹如雷殷,池水若砥平.
坚冰太液镜中边,翠辇行时竹爆宣.
——清代烟花跃入历史鼎盛期.清廷每年在北京中南海举行一次盛大而隆重的冰上赛武烟火会.诗文一展中华儿女练武卫国、不甘外辱的爱国主义精神.
17、诗人公刘《五月一日的夜晚》:
天安门前,焰火象一千只孔雀开屏;
空中是朵朵云烟,地上是人海灯山;
数不尽的衣衫发辫,被歌声吹得团团旋转……
整个世界站在阳台上观看,
中国在笑!
中国在舞!
中国在狂欢!
羡慕吧,
生活多么好,
多么令人爱恋,
为了享受这一夜,
我们战斗了一生.
——现代烟花诗词以特有的民族情韵令人魂牵梦绕.这首诗以国际劳动节天安门争奇斗艳的焰火为背景,使华夏儿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跃然纸上.
18、明代诗人文征明《乙卯除夕诗》:
灯前岁酒笑相酬,镜里流光又一周.人世百年原有限,吾生万事总无忧.
馀穷不用焚车送,残病都从爆竹休.去日已除来日在,春风检历又从头.
19、宋朝诗人陈与义《除夕两首》:
城中爆竹已残更,朔吹翻江意未平.多事鬓毛随节换,尽情灯火向人明.
比量旧岁聊堪喜,流转殊方又可惊.明日岳阳楼上去,岛烟湖雾看春生.
20、清代钱裴生《和冯玉圃小除夕同夜直韵》:
长安爆竹千门响,凭送春风到禁庭.
——这些诗词再现了“万人空巷花作秀,喜看银河落人间”的美景.正月初一迎新“开门爆竹”.
21、唐人苏味道《正月十五日》: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古人云:“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苏诗浓墨重彩“逞豪华门前放烟火,赏元宵楼上醉花灯”,言有尽而意无穷,一展烟花文化“励我奋进,催我自新”的深厚意蕴.
22、清代吴振棫《养吉斋丛录》载:
乾隆戊寅(1758年)仲冬,南苑大阅,适哈萨克、克鲁特、塔什罕回人等入觐,因于苑中赐宴,令观烟火.

篇三:燃放烟花爆竹

燃放烟花爆竹时要注意什么

【燃放烟花爆竹】

  燃放烟花爆竹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为避免引起火灾等意外事故,燃放烟花爆竹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放烟花爆竹时必须在空旷的地方进行,尤其要远离加油站、油库等易燃易爆场所.为了防止发生火灾,严禁在阳台、室内、仓库、场院等地方燃放鞭炮,不要在棚户区、小弄堂、加油站、变电站、燃气调压站附近及高压线下面等不具备安全条件的场合燃放,也不允许在商店、影剧院等公共场所燃放.
  二、燃放时,应将鞭炮放在地面上,或者挂在长竿上,不要拿在手里.点燃鞭炮后,若没有炸响,在未确认不存在安全问题以前,不要急于上前查看..严禁用鞭炮玩“打火仗”的游戏.
  三、燃放烟花爆竹时应按说明书要求正确燃放,不要横放、斜放,也不要燃放“钻天猴”之类的升空高、射程远、难以控制的品种,同时燃放者与观赏者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不要对着人和居民住宅燃放.燃放时要认真检查附近是否有易燃可燃物,认真清理火灾隐患.燃放后,必须在确认没有余火的情况下才可以离开.
  四、儿童燃放爆竹时应该由大人带领,切忌让儿童独自燃放,同时要告诫孩子不要随意捡一时没响的爆竹.
  五、去指定地点燃放. 燃放烟花爆竹应去指定地点,不得在室内燃放,不得直接对着人燃放,应选择室外空旷平坦的地方燃放.严禁在市场、剧院、繁华街道等公共场所和古建筑、山林、电力设施下方以及靠近易燃易爆物品的地方燃放.
  六、根据特点燃放. 燃放吐珠类烟花时,应将烟花固定在地上或75-90度角对空燃放,严禁手持相互对射;燃放组合烟花时,应将烟花直立平放于地面,四周夹紧并固定,防止燃放时因振动而倾斜或倾倒;燃放线香手提吊挂烟花时,应平提线头或用小竹竿吊住棉线,点燃后,手向前伸,切勿靠近身体;燃放旋转升空及地面旋转烟花时,必须注意周围环境,放置于平坦地面,点燃引线后赶紧跑开,在远处观赏;燃放钉挂旋转类烟花时,应将烟花钉牢在壁上或木板上,用手转动烟花,能旋转自如,才可点燃引线离开观赏.
  七、不要靠着窗户燃放. 一些人图方便,在自家将事先绑在一根木棍上的鞭炮点燃,然后迅速将木棍从窗内伸到窗外,让鞭炮在窗外劈劈啪啪地炸响.这种燃放方法应予以纠正、制止.其一,靠着窗户燃放烟花爆竹,无形之中把自己和家人推到了一个极其危险的环境当中,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大祸.其二,靠着窗户燃放烟花爆竹,楼下行走的人们轻则会受到惊吓,重则可能受到伤害.其三,靠着窗户燃放烟花爆竹,火星四溅,极易散落至窗户或阳台附近的可燃物上,难免造成火灾事故.
  此外,为确保安全,要购买质量过关的爆竹,不图小便宜购买非法生产的劣质爆竹.爆竹存放要避开火源和高温,不能放在炉火或取暖器旁.

篇四:燃放烟花爆竹

燃放烟花爆竹的来历和意义

过年也称过节(劫),在农历大年三十会有年兽出没,年兽害怕干裂的竹子燃烧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也很害怕火光,所以历来都有年三十放烟火和爆竹来祛除年兽,迎接新的一年

篇五:燃放烟花爆竹

有关燃放烟花爆竹的句子【燃放烟花爆竹】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选自王安石的《元日》
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看时已成灰
选自《红楼梦》
自怜结束小身材,一点芳心不肯灰.时节到来寒焰发,万人头上一声雷——明·黎淳《爆竹

篇六:燃放烟花爆竹

燃放烟花爆竹的注意事项是什么?100字左右,

1燃放烟花爆竹注意火源 远离可燃油 气 棉花 草垛压缩气瓶 等一切可燃物
2燃放烟花炮竹应该仔细看清使用说明 要做到远离人群 手持炮竹应该抓握炮竹安全部位
3普通烟花类的里面含有火药 点燃后人要晶块离开 保持10-15米左右的安全距离
4炮竹燃放选在远离居民楼及空旷地带
5烟花炮竹属于对空气有害的依然物 尽量少燃放 减少对空气的污染给大家建造一个良好的呼吸空气环境 炮竹燃放后是纸屑注意保持环境清洁

篇七:燃放烟花爆竹

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范围,买烟花放烟花的注意事项,总之,具体点.【燃放烟花爆竹】

  燃放烟花得有这些注意事项:
  禁止燃放品种包括——市区严禁销售燃放A级产品;住宅小区内严禁燃放B级产品;砖木结构集中的老城区严禁燃放高空类烟花爆竹.严禁燃放拉炮、摔炮、砸炮及无规则飞行轨迹的烟花止燃放区域包括——
  1.省、市党政军警、人大、政协机关驻地围墙外侧50米之内;
  2.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围墙外侧和历史建筑保护点50米之内;
  3.易燃易爆物品生产、储存单位及消防重点单位围墙外侧100米之内;
  4.重要军事设施所在地围墙外侧50米之内;
  5.风景名胜区域、历史街区、山林保护范围;
  6.医疗机构、幼儿园、中小学校、敬老院围墙外侧50米之内;
  7.输变电设施安全保护区;
  8.车站、码头、飞机场等交通枢纽以及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
  9.各区政府可根据本地消防设施分布情况和居民住宅情况,增设禁止燃放区域.
  相关部门提醒大家,除了要购买正规的烟花爆竹外,烟花爆竹不能在建筑物室内、阳台、走廊等地燃放,更不能对着人和建筑物、可燃物燃放;商场、市场、公共娱乐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粮库、农村柴草垛、古建筑、电力设施下方也不能有烟花爆竹的身影;放烟花,更是要远离加油站、油库、烟花爆竹销售摊点等.
  放烟花的技巧也有讲究.烟花的燃放不可倒置,吐珠类烟花的燃放最好能用物体或器械固定在地面上进行,如果需手持燃放时,只能用手指掐住筒体尾端,底部不要朝掌心.点火后,将手臂伸直,烟花火口朝上,尾部朝地,对空发射.喷花类、小礼花类、组合类烟花燃放时,平放地面固牢,燃放中不得出现倒筒现象,点燃引线人就马上离开.爆竹.

篇八:燃放烟花爆竹

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

【燃放烟花爆竹】

繁华的城市、奔小康的农村、茂密的森林、风景优美的大山……许许多多的地方都发生过火灾,繁华的城市里,就因为一次小小的火灾,使大城市的一角变成废墟;正在奔小康的农村,村民正过上幸福的日子,就是因为一场火灾,烧掉了稻田,使许多好不容易过上奔小日子的农民无家可归;在茂密的森林里,很多树木是好几年才能长成的,树干粗壮、叶子茂密.小松鼠在树上做窝,;梅花鹿在草地上吃草,小鸟在树上唱歌,这是多美的一副森林画卷,可火灾把这副美丽的画卷烧毁了,茂密的树木毁了,许多小动物生命被火灾带走了,;葱绿的山,是许多老人、小孩的散心之处.早晨,太阳刚升起来时,空气新鲜.登山大道上小孩们追跑打闹,老人们比赛登山.可是,谁也不知有的人在山上放鞭炮,所以引起火灾,把山烧得一片黝黑,
火是无情的魔鬼,它烧毁了许多东西,吞食了许多的生命.
放烟花爆竹只是代表一种气氛,我们为何不改一改,过节可以放气球,喷彩带,……我们不要乱玩烟花爆竹,不要在让生命被吞食掉,不要让我们祖国的被吞食掉!
北京在2005年春节期间,因燃放烟花爆竹而受伤551人,2004年同期是667人,因燃放死5人.2003年死两人.2005年春节期间引起火警378起,2004年是270起.在这些枯燥的数据后面,是死伤者及其亲人的痛苦,是火灾给生命财产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社会资源的浪费.而据统计,北京市因燃放烟花爆竹受伤人数、引起的火灾次数、环境噪声比禁放前都有大幅度下降.因此,应坚持禁放

篇九:燃放烟花爆竹

燃放烟花爆竹会造成哪些污染…?

1.大气污染
2.水污染
3.生物污染
4.固体废弃物污染
5.噪音污染
6.光污染
希望答案对您有用!

篇十:燃放烟花爆竹

怎样减少燃放烟花爆竹的污染

可以改革工艺,减少污染,目前似乎无法立即实现.
管理手段,要求在开阔地燃放.
使用吸附剂,价廉易得最佳.多栽种有此功能的植物也十分理想.
居民佩戴面罩进行防护,当然面罩应该实用美观,不是防毒面具那种啦~

推荐访问: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教案 安全燃放烟花爆竹教案

上一篇:幼儿诗歌(共9篇)
下一篇:滴水穿石的启示(共10篇)